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冯洁心 焦莎 韩雅轩
[导读] 2020政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的目标之一保居民就业。
        冯洁心 焦莎  韩雅轩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2046
        摘要:2020政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的目标之一保居民就业。在面对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的历史新高的前提下,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出台了“云端招聘”和“线上面试”等一系列新政新规,帮助大学生实现“疫情下的就业突围”。作为高校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进行早培育早发展,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实现“以创带就”,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共青团委等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通过竞赛项目孵化为推动本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以及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现在教育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迫切需要。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各类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第二,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生能够直接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生产力。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核心是人才竞争。大学生将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新时代经济发展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有在高等教育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才能增强他们对国家最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第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能力 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 养的组成部分。理论培养可以通过系统课程,让学生 了解当前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创新创业的意识 与热情,提高创业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培 养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采取团队学习 的模式,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增强创新能力。 高校应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自 主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将经济模式转变为不 再依赖原有经济资源而是注重创新就业的一种新型 市场经济模式。第四大学生就业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每年递增,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为了缓解这种严峻形势,高校在高等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应当发挥其创新创业教育作用,积极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争取实现“以创带就”。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创新项目到创业实践项目转化率不高
        根据近三年以来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的基本情况来看,出现了参赛项目后续跟进落实断层问题。有一些比较好的项目学生在完成创新创业类竞赛之后就弃之不用,导致每年都在做新项目,但旧项目不落地导致从创新创业到创业实践的转化率大大降低。创
业实践项目的数量与大学生能否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有极大的关系。
2.创新创业类竞赛学生组队偏好问题
        大学生由于课程体系问题以及现在学生现实中交友范围较小,反而在虚拟网络上交友范围比较广泛。近几年经贸学院学生在创新创业类竞赛的组队学生大多数以同年级同专业为主,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创新思维不活跃,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不能取长补短,在创新创业类的相关项目中项目所属类型单一。
3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问题
        大多数学生是每一年学院在每年四月份进行“营销策划大赛”时通过比赛对创新创业本身才有深入了解,才基本知道一个项目运营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每一年大二的学生都会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少量大一学生参加。

对于很多队伍来说,组队参赛学生所在年级的单一性大多数参赛项目在比赛结束后没有继续延伸,在参加其他创新创业类比赛时先前项目没有得到完善。
4.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再加创新创业类竞赛中项目未能继续完善,导致由创新创向创业实践过渡时有一定困难。大多属创新创业项目实际实验周期不够长,很多在理论上看似可以运行的方案在实际操作时遇到不少问题,创业训练向创业实践的转率不高,所以带动的大学生就业人数有限。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梯队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在大学生此项能力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培养侧重方向等问题上,结合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的充分支持和关注。结合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梯队培养制度,最大程度的解决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以及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概率,实现以创带就。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和学生联系最密切、关系最亲近的良师益友,在大学生就业择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校辅导员要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校辅导员最为紧要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就业择业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帮助青年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意识。
        针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要在入校时就普及创新创业意识,在每学期的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到一些创新型企业之中去实习,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提高创新意识。鼓励新生与高年级学生组队参与到创新创业类竞赛中去,通过不断比赛来完善相关项目,在过程中增强创新创业理念。
        针对大三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就业情况更加特殊。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一线工作人员,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抢抓离校前的关键期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择业心态,精准定位,认清就业、事业之间的关系,做好随时就业的准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理想,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标准,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通过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参考相关行业,对就业意向不明确的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要帮助其明确就业方向,鼓励他们多渠道就业。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学生“云就业”能力,破解校企供需矛盾。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模式创新,搭建供需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创业资讯和招聘服务。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改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创新创业也由过去的“精英创业”时代向“草根创业”时代转变,由过去的“技术创新”向更为全面的“价值创新”转变。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习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模式。疫情使线上消费需求暴涨,这给以大数据、数字经济线上教育等为特征的新业态带来新的机遇。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从“危”中寻“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兴趣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热情。此外,要加强与学校创业导师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干事创业的信心,从而实现以创带就。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冯洁心,女,陕西省渭南市,讲师,本科,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第二作者:焦莎,女,陕西省西安市,讲师,本科,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第三作者:韩雅轩,女,陕西省西安市,讲师,硕士,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田秀政.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