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田径训练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姚鲁青
[导读] 目前,国内对有关少年儿童田径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和心理分析等微观方面
       姚鲁青
        济南市德兴街小学     250021
        摘要:
        目前,国内对有关少年儿童田径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和心理分析等微观方面,包括一些田径项目的训练方法,训练规律等,对于少年儿童田径训练总体现状的研究却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对少年儿童田径训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回顾和总结,进而推动小学田径运动训练,使小学田径训练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使小学的竞技体育面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 小学田径训练的现状
        举办田径运动会是为了推动我校田径训练发展的全面检阅,也极大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两年在田径运动会上的成绩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田径训练的真实水平。在槐荫区运动会2019、2018年小学乙组比赛中排第12名的成绩,基本反映了学校的情况。
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无论在训练理论体系上和训练体系科学化程度以及在训练的内容上.选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都有新的内涵和发展。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除了应具备科学的训练理论作指导、教练员正确的训练观点和经验及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外。从少年儿童抓起,形成完备的多年训练体系和良性循环。几乎是每一个田径强国的共同观点。
二、小学田径训练中的主导因素---田径教练员
        在小学课余训练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他是课余训练过程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是运动员的指导者和教育者,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容的制定与实施。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扮演角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训练水平。
1. 教练员基本情况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实践证明,合理年龄结构不仅能充分发挥整体训练水平,而且各年龄教练员的知识、能力、技能及实践的积累等各不相同,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倾向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教练员的训练活力和潜力。教练员的学历代表其曾经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
        从年龄结果来看,小学田径训练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主要以中青年教练员为主,年龄集中分布在40岁以下,占总人数的81.8%。30岁以下为9人,占总人数的40.9%; 31-45岁为11人,占总人数的50%;46岁以上为2人,占总人数的9.1%,老、中、青年的比例约为4.5:5.5:1。从理论上讲,一个合理的教练员班子不能有太多的老教练,也不能有太多的年轻教练,应有“中流砥柱”的中年教练(应占主要比例),这样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梯形结构,既要防止教练员班子老化,又要保持中、青年人奋发有为。由此可见小学田径训练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是合理的。
2. 教练员参加田径运动训练的动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教练员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动机已不在是从前那种单纯的“对田径的爱好和兴趣”了,而“学校工作的需要”是目前小学田径队教练员参加课余训练的首要动机,占100%。第二位是“为学校争光”,占 81.82 %,第三位是“对田径的爱好和兴趣”,占59.09%。从这些数据上能够体现出小学田径教练员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并且能同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具有为校争光的责任感。
3. 教练员工作量及待遇情况
        教练员的工作量能体现出教练员付出劳动与辛苦的多少,待遇的多少则是对教练员的这些劳动与辛苦的价值的认可程度。两者的关系如果成正比,能大大提高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毕竟民以食为天,工资待遇是教练员养家糊口、维持正常生活的根本,如果两者成反比则会挫伤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课余训练的质量。


4. 教练员选材情况
        经过调查得知,教练员选材主要依据学校运动会成绩和身体素质测试,这两项分别占54.5%和27.3%。而对学生爱好几乎处于忽略的状态。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他们的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大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了解父母的状况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教练员们对于这点还没有引起重视。教练员选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科学化选材程度不高。
三、小学田径训练中的主体因素---运动员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一切有关运动训练的理论设计、计划和方案都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加以改造,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最后通过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创造出运动成绩而予以实施,并在其中得到检验。因此,对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运动员参加田径课余训练的动机
        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好坏。只有树立为校争光的远大理想,运动员才能自觉积极、专心致志、认真刻苦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并达到极限负荷时表现出极强的自制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反之,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缺乏自信心,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调查结果显示,为学校争光是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首要动力。其次是对田径运动的爱好,排第三位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说明了田径运动还是很受学生们的喜欢的,令一方面也说明了通过开展田径训练增强了学生们的体质,提高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四、小学田径训练中的外因
1.  学生家长态度
    少年儿童是我国竞技运动后备力量的源泉,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奥运战略的基础环节。但他们的成长受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的影响。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其自身发展缺乏判断能力,往往由其父母代替其决策。因而家长对其子女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的态度影响很大。
2.  训练经费状况
        训练经费是课余训练能否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训练经费是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所必需的维修、添置器材、设备、服装、营养补贴、参加比赛的物质保证。
    通过调查得知,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拨款,教育、体育部门的行政部门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其训练经费来源仍然显得单一。同时,认为自己学校训练经费充足和勉强够用的教练员仅仅为13.6%和36.4%,有50%的教练员认为学校训练经费不足,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小学田径训练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场地、器材情况
     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课余训练必不可少的硬件,充足的场地、器材将会给顺利开展课余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
    通过对区域内小学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15.1%的教练员认为器材不足;有56.1%的教练员认为器材勉强够用,还有28.8%的教练员认为该校的器材齐全。总体上说小学里的田径器材虽不能算是丰裕,但基本上能满足课余训练的要求。
4.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对课余田径训练重视、支持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学校课余田径训练能否顺利地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
        在回收的教练员问卷中得出:有53.2%的教练员认为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但是也有38.3%的教练员认为学校领导非常关注、支持课余田径训练工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在每年举行的运动会上有所表现,以此来获取学校荣誉,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发展本校的办学特色。校领导的重视和理解是体育教师工作的动力。没有校领导的重视和理解,体育教师训练、教学就没有积极性;没有校领导的重视和理解,田径训练工作就会四处碰壁。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田径训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每年在市运动会上也总有所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奥运,关注体育,现在的学生家长对于支持子女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学校都开始进行全年系统训练,基本上能满足训练质量的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