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的价值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刘文锋
[导读] 201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
        刘文锋
        壹聘网,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201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2019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由此可以见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之大,这其中大部分近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良好的知识技能、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就业规划都将影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适用能力,减少“走错路、入错行”。本文就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就其开展的目的、现状、建议、价值意义等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心理指导;就业指导;价值意义

正文:
        前言: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影响下,到201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2016年3699万人、2017年3779万人、2018年3833万人、2019年达4002万人,如此庞大的受教育人群,心理指导服务工作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上世纪80年中期,我国开始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服务;1996我国开始高校毕业随着包分配制度的取消,择业就业开始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在思想意识、社会环境、就业竞争等众多因素影响下,对心理与就业指导有着不可或缺的需求,现就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的价值意义探讨如下。
1、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目的
1.1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盲目到成熟、屈从到自主、束缚到自由的阶段过渡,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产生问题,无法从容的面对学习的困难、生活的烦恼、择业的彷徨、就业的困惑、工作的压力等,从而引起心理、精神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和惋惜,根据披露的信息中,较多的是因为学业不顺、人际关系、就业问题、经济压力、个人情感等原因,选择了一个极端方式解决问题。心理与就业指导的开展,核心就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子们在思想上有一次系统性、健康的、符合社会发展、并顺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指导服务过程,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服务自己的学习和交际,也能以更好的状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1.2塑造符合适应社会的高等教育人才
        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的侧重性,高等教育的结果,直接关系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让大学生们有了更好的心理建设、思想体系、判断认知能力等,最终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因此塑造符合适应社会的高等教育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参加高等教育的学生们,除了学习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等,因此这一阶段建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助于个人成长、适应环境、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等。通过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近几十年在高等教育阶段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接受过心理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们,都取得较为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2、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
2.1侧重理论、缺乏实践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积累,我国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从起步到发展,并不断完善中,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和效果。但具体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学者大多都侧重理论,缺乏具体的实践,与时俱进的步伐缓慢。这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增,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等有着重要关系。
2.2师资薄弱、不够重视
        正是因为起步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快,我国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在读人群的需求。

同时社会环境、民众意识、教育机构和在读学生的意识淡薄、重视力度不够、个人不好意思等多种作用下,形成了高校普遍还是以大课堂授课形式为主,被动等待学生们的咨询求助为辅,最终工作的结果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2.3内容单一、趋于形式
        根据实际走访调研,目前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主要以上课座谈结合实际案例为重要体现形式,总体内容单一、形式单一、过程枯燥。更多趋于形式,学生反响平淡、实质作用一般,无法深入发展问题、解决问题、预见问题等。
3、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建议:
3.1强化师资理论体系
        发现不足,弥补不足,正是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师资队伍薄弱、理论体系滞后,宣教方式单一等众多原因下,我们从事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的所有参与人员,就应该从理论出发、结合实践、借鉴优秀的教学模式、学习国外成熟的方式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适用的理论体系、教学方案、宣教方式,并培养、配置优秀的师资队伍,做好相关工作。
3.2落实全程指导服务
        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需要全程陪伴,深入到学生群里中、内心里,从而培养、建立正确的心理建设、择业意识和就业观念。不能流于形式,需要付诸实施,做好从入学、就读、毕业每个环节的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从而实现良好的效果与实际的价值意义。
3.3深入主动开展服务
         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各级主管部门、院校单位、社会团体一起参与,以院校单位为主体,发挥现有师资力量,结合社会力量,在教育主管等部门的指导下,深入主动地开展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体系化、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教育工作,实现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价值和意义。
4、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价值意义
4.1当前开展的价值意义
   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当前高等教育中心理问题和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复杂而多样,特别在当前信息时代,心智趋于成熟的学生们,思想意识会随着外界思潮不断变化,不加以正确引导,极容易做出不当的言行举止,所以当前开展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有着突出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梳理健康的心理意识思想,助力高效的择业就业行为。
4.2中长期开展的价值意义
        预见问题、未雨绸缪;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实践分析、结果研判,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就业择业、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并不断优化和完善,为高等教育中的在读人群,从学习到毕业、就业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心理与就业培养、指导、服务,从而规避问题,实现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期的价值意义。
4.3未来开展的价值意义
        发挥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工作作用,助力高等教育的成果,培养优秀人才,研究、分析、设计出更加符合我国需要的高等教育教育序列及专业构造,最终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综上,高等教育中开展心理与就业指导是时代发展所需,有助于培养更加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服务社会,对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个人、家庭、企业、社会都有着正向作用与意义。我们需要发挥高等教育中心理与就业指导的作用,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爱国奉献的高技能、有用的、高知识分子,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朱文彬,赵淑文等.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孙鑫,李华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3]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中国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及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N].中国产业信息网,2020.5

作者:
刘文锋、职业经理人、高级网络工程师、原壹聘网总经理、受聘担任多所高校客座讲师、客座教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