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翻转课堂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陈珍珍 纪文芳
[导读] 翻转课堂等课程创新形式的运用正逐步成为落实“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陈珍珍  纪文芳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 翻转课堂等课程创新形式的运用正逐步成为落实“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校翻转课堂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翻转课堂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新文科;翻转课堂;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 ,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新文科”建设正是顺应这一方向,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率先提出,随后我国于2018年引入,其具体内涵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实现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新文科”不仅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注入新元素,提供新营养、新内容、新思想和新帮助,同时也推进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利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实践,创新高等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堂高效利用,加快落实“新文科”建设尤其重要。
        一、我国高校翻转课堂改革现状
        (一)教学流程与教学设计颠覆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传统课堂进行了颠覆。一是教学流程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流程为老师讲课大满贯,学生课堂听课,课后复习,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展示学习成果及疑问【1】。课堂因此成为师生间共同学习、交流思想、内化知识的场所。学生学习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学设计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课堂主导者,教学的重点是“教”,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的重点是"学",学生借助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展开多样化学习活动,而“教”则成了学习活动的辅助者、促进者与组织者【2】。
        (二)教学课堂共建“学习共同体”
        翻转课堂建设需要基于科学的教学组织,创建学习共同体。在翻转课堂的实践运行中形成了三个共同体。一为社会学习共同体,由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建立。二是学生学习共同体,在课前的问题研讨中建立。三是师生学习共同体,在课堂进行中直接建立。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共同体的协同创新,翻转课堂成为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与解决学习问题的有效组织方式。其基于学习共同体和师生间教与学的协作系统,促进教学活动社交化,虚拟化与网络化,将传统课堂老师时间挤出,以学生自我发挥为主,突破“学生阅读教材”这一单纯认知模式的束缚,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进入深化阶段
        目前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已达深入阶段。各学科、各院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具体课程的课堂设计层出不穷。孙康(2017)在对武汉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对在线开放课程的“翻转课堂”进行设计与创新【3】。姬霖、王明珠、李凤娟(2016)等人利用互联网技术,将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地方应用型高校审计学课程【4】。总体而言,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在高校教育中推广与运用,教师们在新形势下研究翻转课堂的设计与运用,在教学实践上极大地丰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序设计,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
        二、现存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高校翻转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逐渐显现出如下问题:
        (一)配套资源欠缺可能使改革流于形式
        一方面,硬件资源如多媒体、投影仪、微课录屏软件等设备陈旧,尤其是建校久远的老牌院校可能设备未及时更新,导致屏幕、声音、摄像头等采集源无法有效使用,难以保证录制品质的流畅清晰。

另一方面,网课资源课程及相关软件的购置不够齐全,使学生难以享受到最新的高质量的权威课程或无法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这将不利于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导致翻转课堂逐步流于形式。
        (二)个别教师对课堂改革存在应付懈怠
        翻转课堂作为课改的创新举措,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视频录制、剪辑与上传,发布试题、添加注释与测试题,打卡和组织讨论等常规操作,同时还需要教师花费时间精心设计类型丰富、呈现方式灵活的学习资源,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这都对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和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多数教师尤其是年纪较长的教师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才能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如此将极易导致个别教师滋生应付懈怠心理,进而延缓整个教改进程的顺利推进。
        (三)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无法有效发挥
        一是课前教师会自主设计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设计指南,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脚手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的完成度和参与度往往难以保证。二是微课资源的导入突破了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却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面对面授课的教学仪式感,使学生精力难以高度集中。三是翻转课堂“小班完全翻转,大班部分翻转,线上课程为主的轻量级翻转”的选取方式,很可能演变成以班上少数几个优秀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由于自控力的欠缺,多数学生可能游离于课堂之外,导致其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有效发挥,从而背离了翻转课堂改革的初衷。
        三、相应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应对:
        (一)高校加强配套资源给予重点支持
        对翻转课堂改革给予重视,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及时更新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配,同时购进相应课程资源,安装配套软件,邀请该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对本校教师开展讲座培训,进行一对一专门指导,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及满意度,从而使翻转课堂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对教师的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一是高校应组织专职教师定期参与国内外涉及翻转课堂改革的培训交流活动,积累相应培训积分,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对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各个等级指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二是不定期播放国内外翻转课堂的优秀案例视频或者邀请该领域知名专家来校讲座,如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制图领域的网红教师张志等,鼓励教师学习借鉴其教学设计及PPT制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此提升本校翻转课堂的改革实效。
        (三)强化对学生的监管与反馈机制
        当代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对各类课堂工具接受度很快。任课教师可充分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室系统,有道云协作等工具,设置随机签到、随堂测验、课堂抢答、主题讨论、发布调查问卷、设置课程任务点等,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同时通过慕课等平台的配套课程辅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对达标者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或积分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逐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领航员,从而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师生间的良好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爱辉.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新西部NEWWEST,2019(10).
        [2]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05).
        [3]姬霖,王明珠,李凤娟.地方应用型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设计—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4).
        [4]孙康.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翻转课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挑战——以武汉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