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颖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要:随着各大电力设计工程企业纷纷开拓海外事业,对于基层法务人员的涉外工作要求也迅速提高。法务人员除了拥有国内法律工作基础,更要求兼具国际法律知识、风险识别、工程经验、各类项目基础知识、专业外语、谈判技巧、外部律师资源等方面能力。本文研究分析了国际电力工程公司法律事务需求,总结分析了法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出了促进国际电力行业企业发展的法务人员培养建议。
关键词: 国际电力工程;国际工程风险;国际法律人才培养
成为符合项目需求,引领项目在合法合规正轨上顺利进行的法务人员,不仅要对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更要深入项目,从项目前期开发开始全方位跟随服务。其中不仅是法律风险,更要解决其他风险最终导致各方对簿公堂争议解决的隐患。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国际电力工程法务人员的培养进行了浅析。
1 基础知识要求
1.1国际法律
因国际项目所在国法律体系各异,且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宗教、法律是否完备等原因,司法执法亦存在较大差异。面对复杂的法律环境,做好前期法律尽职调查是必要的,项目谈判执行过程中的合法合规同样需要把控。这就需要企业法务人员做到:
一、对所在国法律有所了解,包括不限于:外资企业经营相关的许可、劳工、环保、税务、保险等相关的法律问题。例如,调查工程所在地法律法规及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管理的特殊规定及要求,是否允许节假日和夜间施工;关于劳动时间、节假日、社会保险及福利、雇佣当地人比例、劳动保护及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法律规定;项目公司注册经营以及回款回国等方面问题。
二、找到熟悉当地法律和电力市场的律师事务所,出具专业的指导意见,和涉及经营全过程的法律尽职调查报告。法务人员要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汇报项目涉及的法律风险,并提醒管理者为把控风险,法律尽调要做全面,费用不可省。
三、对内要时刻保持合法合规的敏感度,提醒项目经营管理人员,不能仅对照中国法律法规而行为,要把法律尽职调查报告当做项目管理的工具书,及时查阅参照执行。尤其是遇到需出具书面材料的情况下,更要及时与法务人员沟通,做好法律审核、风险管控及应对工作。
四、合同起草时,要对适用法律和争端解决机构的选择进行分析选取。在争端出现时,选取合适的律师事务所,配合外聘律师采取提起仲裁或其他法律行为解决纠纷。
1.2 商务经营
中国企业做国际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时,工作范围不仅涵盖设计、采购、施工,有些还涉及协助业主融资、在当地成立公司、银行转账放款等方面。例如成立项目当地子公司,在设立时要对东道国法律规定的实际缴纳资本金、注册费用具体类别、追加资本金要求、流程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查;对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当地身份人员比例,和持股要求调查;了解所在国对国民优惠待遇的政策规定,以及当地法律对外商投资的其他要求,并提出规划意见。
一、在项目跟踪阶段,对中间人能力与合规、业主融资付款能力和守信程度,项目商务流程、技术方案等基本情况要深入了解。因为每一步都涉及当地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国内法律法规和合规规定。项目推进不确定的因素众多,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对未来埋下隐患。
二、在合同谈判和签约阶段,要了解招标文件、业主要求,在带协助融资的项目上,还需要与贷款银行、保险、反担保银行/机构进行合同条件谈判。协助商务人员策划各种法律关系涉及的合同,应对合同向对方的诉求,为己方争取最大利益,转化为文字约定,防范合同语言措辞“陷阱”。
三、在合同执行阶段,要协助项目执行人员进行合同宣贯,对要点节点着重提醒,将随时保留有效有利“证据”的观念灌输给相关人员。跟进项目进展情况,随时解决项目部问题,例如延期、违约索赔,支付方式变化,保函止付、保险管理等方面。在国际项目上尤其要注意合同履约、所在国法律法规变化等问题。
四、在纠纷产生和解决阶段,与项目人员一起搜集梳理证据,分析法律关系,合同对应解读,在谈判中提供法律专业支持。
1.3电力工程专业知识
作为电力企业内部法务人员,对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专业分类要有整体上的了解。在纠纷产生时,需要深入了解工程管理各方责任、基本的常识,从而发现问题所在,甚至找到纠纷解决的突破点。在电力行业,业务板块大致分为:火电、光伏、光热、风电、地热、生物质、垃圾、输变电工程。业务模式分为:勘测、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FEPC融资加总承包等等。还要对各类项目的主要设备、工艺、工期进度、移交等关键点有所了解。
1.4外语掌握运用
国际工程广泛使用英语、法语作为工作交流语言。这就要求法务人员,要精通外语,其中不仅包含日常商务英语,还要掌握法律专业语言和电力工程英语。语言掌握不仅要有大量的学习输入,也需要有足够的运用输出。为此,建议培养法务人员时,从一下方面着重培养:
一、电力工程专业术语。首先,学习招投标文件中的技术部分,记忆专有名词和相关表达。然后,将不能理解的部分请教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安排法务人员到工程项目现场,或者已经建成的电厂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获得直观认知,记忆深刻。
二、合同法律语言。目前国际工程中已普及FIDIC、ICE/NEC、AIA等合同范本。通过对FIDIC合同范本和类似工程英文合同的学习,可以掌握规范的合同语言。其次,通过看类似于北京仲裁委员会每年出版的《中国商事争端解决年度观察》英文版等官方案例判例,获取法律活动中的规范表达。同时,要保持法律人审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以准确的用语进行意思表述。
三、商务听力口语。模仿是外语习得重要的环节,在口语方面尤为重要。建议法务人员在日常多听多看,可以通过跟读模仿新闻的方式,锻炼语音语调,然后多说多表达。国际工程中会遇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有口音或方言的人,因此锻炼项目所在地和来自其他地方的合作伙伴口音的听力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法务人员在项目跟踪阶段开始做准备,掌握他们的发音规律和口语习惯,例如吞音、连音,从而保持敏锐的理解能力,沟通顺畅。
2 人才培养方法
2.1法务人员到国际业务部门锻炼
掌握理论之后,再到一线进行实践,是法务人员迅速成长的一个办法。通过从法务到商务人员的工作角色转变,把防控法律风险严守合同条款的思维,转化成为推进项目落地积极想办法,会让人对项目有更深刻的理解。法务人员到一线也会把办理案件的经验,带到业务部门,倒推出项目各个阶段需要做好的准备,从而促进项目更周全的执行。
2.2 国际业务人员到法务部门任职
同样,当国际业务人员到法务部门任职后,专业的法务工作在增强其法律风险意识,学习风险防范方法和处理办法的同时,结合多年的商务经验,也会推进法律风险管控要点更准确,防范体系更全面。更能在起草合同时规避风险,处理纠纷时切中要点,促进案件办理。
2.3 培训和复盘
国际工程具有项目所在国多变、所在国法律多变等需要更新专业知识的特征。因此,法务人员不仅要进行常规学习培训,还要针对新项目所在国法律的学习,我国对外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另外,在项目一阶段或者整体结束复盘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下一项目合同起草和执行中注意。
3 营造公司氛围重视法务人员培养
普法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工程企业重点工作之一,为企业领导职工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法律基础知识培训,增强项目决策人和执行人法律意识,不仅有助于法务人员工作开展,也能反过来促使领导制定适应企业国际工程发展的战略和工作管理,重视国际工程法务人员培养,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培训次数和深度。
如上文所述,提升企业上下对法务工作一致重视是国际业务水平提高的基石;法务商务不同岗位的历练和全方位专业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里程碑;专业的知识服务和真诚的有效沟通是法务人员助力国际电力工程项目推进的目标和责任。培养能推进国际电力工程项目落地,为项目顺利执行保驾护航的法务人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留住人才也是一个有难度的挑战,但确是保障国际项目平稳进行且盈利的必要付出。
参考资料:
1.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信评估中心.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风险管控及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2.李志永 刘俊颖.国际工程索赔与争端解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