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 建湖 224700
摘 要: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智能变电站已然成为智能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非常迅速。从智能变电站角度来说,继电保护装置不可或缺,不仅决定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而且能够为智能变电站供电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设备
引言: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也不断升级换代,通过新型继电保护结构可以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科学控制,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概述
变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电力企业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供电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智能化变电站使用大量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制动化运行水平。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为数字化保护模式,由于一次设备实现了智能化,二次设备实现了网络化,所以,站内的电气设备能进行交互性操作、信息共享其中,分层配置中的继电保护、变压器保护和线路保护,在过程层中,可实现智能的信息操作,可直接获取信息。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旦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元器件存在问题,就会使整个智能变电站中的断路器发生跳闸状况,给供电设备带来极其不利影响。面对这种状况,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供电设备不被进一步破坏,需要对受损的元器件从智能变电站中进行隔离,将影响维持在控制范围。不仅如此,当智能变电站发生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故障区域和整个电力系统进行隔离,以此减少故障影响的范围,从而为整个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继电保护装置应用特点
电力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由于其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较多,因此,它的运行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造成其运行出现故障。由于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特殊作用,就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反应。智能变电站运行基础是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但是当前变电站还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设备智能化,选用的主要是常规一次设备+智能组件所组成的一次设备,例如:智能变压器、断路器等智能变电站使用了数字化电子式互感器、光纤网络等,一次设备与保护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 智能变电站的两个作用为:分配电能和变换电能。这是用户和电厂中间环节,在电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变电站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与电网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当中,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事故发生时,可缩小事故影响的范围,同时持续向用户供电在故障发生之后,机电保护装置可快速、准确找到故障发生的部位、原因,为消除故障提供依据。在变电站运行中,发生的风险和问题比较多,合理应用继电保护装置,可缩短故障与风险的反应时间,从而为变电站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而继电保护装置未来的应用,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之后,其控制风险的能力便会大幅提升,保护系统运行安全的能力也随之大幅提升。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可调整保护的定值、范围,由于实际的运行情况涉及到线路保护、旁路运行等,需要对站内的继电保护器、光纤性能等进行测试如果机电保护器的介质为光纤,则可采用光数字电压、电流信号输入方式测试,进行跨间隔同步测试。
智能变电站不但具有协调就地、区域和全局的功能,还可以把协同互动和在线决策进行更高级别的应用,自动化建设水平可以达到更复杂化和更多样化,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的运行可以发挥较高的应用水平。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管理措施
3.1优化设备管理
在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之后,其控制风险的能力便会大幅提升,保护系统运行安全的能力也随之大幅提升。在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并联、多数表计、备用切换等方式将装置的可用性及拒动率提高,全方面的显示设备误动率,立足于全方面的继电保护系统情况进行分析,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要注重设备的兼容性、结构的复杂性、单位能耗和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优化设备配置,最大程度的使设备的复杂程度降低,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端口,要为设备提供便利的操作环境,同时也与智能变电站的节能环保要求相一致。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一旦遇到电力系统的故障问题,继电保护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以最快速度对故障进行切除,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自动地进行重合闸,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故障的处理工作,从而体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快速性。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合并器链路传播延时,以及交换机延时因素限制,对变电站的数字化互感器传输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传输的误差超出了合理的数值范围。所以针对这一影响,在对继电保护系统中对合并器连接,以及交换机实行并口连接进行合理的优化处理,确保继电保护系统数据传输实时化。
3.2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安全性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已经实施了全数字化的建设,在其运行的保护结构当中含有众多的电力电子设备,对于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持续供给社会用电提供了必要技术支持。在建设智能变电站期间,严格采取相关的标准来对所有智能设备建立和完善通信接口和信息模型,加强统一标准来实现各设备之间无缝连接,通过各设备与变电站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同一个计算机网络的中,利用自身的优势来随时支配整个网站的所有内容,在受到外来的微机信号攻击的情况下,传统的后备保护系统就会被计算机自动的开启,因为全部信息传递的过程都是通过电信号的方式来的完成的,所以后备保护动作的完成时间有限,要求具备较高的发电站智能化灵敏性,实时保护电路的功能必须具备,这就叫做站域保护。同时通过计算机进行充分地分配和调配,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启动继电保护设备的,使设备的安全性有效得到了提高。
3.3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维护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使其的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保证。应当定期对保护设备进行检查,对此保护装置的运用状况、设备的完整程度、开关的灵敏性等加以检查,不但要调整接触点压力不足的问题,还应当深入剖析灼伤状况。当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内元器老化或损坏时,应立即将其更换,以免事故的发生,并在工作中仔细检查其装置中各继电器的工作情况, 通过检查有效地避免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确保有关设备在实际运作的时候将工作的稳定性能加以提升,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做好定期试验工作,对相关设备及其定检项目做好详细的分析,进而确保其工作达到可靠的效果。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速度和运行安全,提高继电保护的优势,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性。
4、结语
电力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利用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共享优势,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性能,提高故障的反应速度、消除能力等,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速动性,当变电站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及时响应,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谭红鹏.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低碳世界,2017(36)
[2]孙亚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探析[J].科技资讯,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