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黎明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玉山县供电分公司
摘要:结合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及安全管理要求,注重对其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深入探讨,可为供电所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保持供电所良好的生产状况。因此,在对供电所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时,为了达到其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则需要对相应途径的探索进行深入思考,确保供电所安全管理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可使供电所生产计划实施中的安全管理效果更加显著,丰富其管理水平提升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供电所;安全管理
引言:在不同路径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其长效发展目标,保持供电生产计划良好的实施效果,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形势变化。因此,未来在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优化其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加深对相应途径探索方面的重视程度,实施好切实有效的研究计划,进而使供电所安全管理更具科学性,拓宽相应的管理工作思路,为供电所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1.影响供电所安全管理效果的相关因素
在细化供电所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影响其管理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所了解,确保具体的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在此期间,相关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1制度因素的影响
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与其管理工作能否高效开展密切相关,体现着这方面的管理水平。实践中因某些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应用中缺乏适用性,从而对其管理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制约着供电计划实施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于对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形势变化等缺乏综合考虑,未能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创新理念等融入到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当中,致使其管理工作水平有所下降;二是受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使得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开展中缺乏科学指导,给供电所的长效发展带来了阻碍。
1.2技术因素的影响
一些供电所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管理水平难以真正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因对信息技术引入及应用方面缺乏综合考虑,使得供电所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含量减少,间接地降低了其管理工作效率,影响着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的实施效果;二是由于对精细化管理方式运用不充分,导致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流程不够细致,未能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会使供电所生产活动开展中的安全风险有所加大。
1.3其他因素的影响
基于供电所的安全管理研究,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员因素的影响。供电所的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专业能力不足,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够专业,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效果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受到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缺乏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供电所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未能科学指导相应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加大了供电所安全管理问题发生的概率。三是在绝缘工具使用不当、生产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对供电所安全管理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探讨
为了使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满足其科学管理要求,则需要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一是注重对管理机制、管理方式要素的引入及整合利用,有利于提高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其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对安全管理的深入思考,实施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计划,有利于降低供电所生产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设备稳定运行等提供专业保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上面文章阐述了供电所安全管理问题下,对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2.1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并实施到位
结合供电所的安全管理状况及要求,为了达到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目的,则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将其实施到位予以应对。在此期间,应做到:一是注重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合理运用,为供电所安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信息,增强其适用性,促使供电所生产计划实施更加安全,避免影响其生产效益、安全管理效果等[1];二是当安全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后,应将其实施到位,为相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逐渐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其管理目标;三是拥有完善的供电设施,保障电线、电杆等基础设施良好的应用质量,并在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下,积极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为供电安全提供专业保障。同时,应安装好漏电保护器,定期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以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率,丰富供电所安全管理提升中所需的参考信息。另外,建立与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责,并落实到工作中的实处,保证管理措施的严格执行。
2.2优化安全管理方式并进行高效利用
在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丰富其管理技术手段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在此期间,应做到:一是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供电安全管理中,实现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高效利用,促使供电所安全管理计划实施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内涵,全面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避免加大供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二是注重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引入及高效利用,从管理流程合理设置、管理理念更新等方面入手,实现对供电所安全问题应对中的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达到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2]。
2.3其他方面的途径
在对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方面进行探讨时,也需要考虑这些途径的配合使用:一是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实施好激励与责任机制,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中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注重对完善的管理机制、适用性良好的管理方式等要素的整合利用,健全供电所安全管理体系,促使相应的管理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进而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三是规范使用绝缘工具,增强供电设备维修及安装方面的安全性,并通过对其运行环境状况的科学分析,实施好安全管理计划,为供电所的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基础。
3.实例分析
某供电所在加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管理制度完善、方式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并在信息技术及精细化管理方式的配合作用下,使得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相比以往提高了2.3%~3.2%,管理成本费用减少了1.8%~2.5%,且供电设备应用中的故障发生率降低了1.5%~2.6%,增强了生产实践中的供电安全性。同时,在健全的管理体系支持下,增强了供电所安全管理效果,也为其生产计划的高效实施、经济与社会效益增加提供了科学保障[3]。
结论:
简而言之,为了提升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高效地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则需要对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进行积极探索,进而使供电所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基于此,文章对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进行探讨,以便为相应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代军.新时期供电所安全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方法[J].通讯世界,2019(10):239-240.
[2]陈楚英.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与供电可靠性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3):87.
[3]刘博.浅谈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9(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