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深化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卷20期   作者: 赵 炯
[导读] 随着电力检修技术手段的发展进步,采取配电带电作业检修现已较为常见,但该作业形式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时跟进
        赵 炯
        国网四川射洪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 遂宁市 射洪市629200
        摘 要:随着电力检修技术手段的发展进步,采取配电带电作业检修现已较为常见,但该作业形式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时跟进。本文就如何深化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配电带电;安全管理 
        1深化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1.1抓好事中事前事后工作,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全过程
        1.1.1作业前的准备及安全事项
        (1)作业人员的安排
        带电作业班长应在作业的前一天完成指派作业人员的工作。在作业的当天,如发现某作业人员精神和体力明显不佳时,应更换人员或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
        (2)带往现场的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1)在作业前,应根据作业现场、作业项目的要求,配足绝缘遮蔽用具和防护用具。
        2)带往现场使用的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和工具等必须点清所需数量,并经检查是否完好,分别装入规定的工具袋中。
        (3)装载
        工具和材料装车时,应注意分类放置,要防止绝缘遮蔽用具和防护用具发生碰撞、刮伤或刺裂。
        (4)卸放
        1)应选择不会影响到作业的场所,按材料、工具、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分类整理摆放。
        2)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及带电操作绝缘杆应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摆放到防潮塑料布上面,并防止其他物体撞击。
        (5)作业实施方案
        对常规的较简单作业项目,作业班长应在实施作业的当天在现场做出作业方案,对较为复杂的作业,应在实施作业前一天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出作业方案。
        (6)作业说明、分工及班前会
        1)作业班长在作业前要向作业人员提出作业指示,并在班前会议上对作业内容、作业顺序、作业分工及注意事项等做出详细说明,还要明确每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分工。
        2)作业人员对作业班长的说明内容有疑问时,作业班长应不厌其烦地给予说明,直到作业人员完全理解。
        (7)工具、绝缘遮蔽用具和防护用具的检查
        1)确认搬运过程中是否产生工具等的螺帽松动,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的裂痕、破碎、破损及其他损伤。
        2)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靴要压入空气,检查有无针孔缺陷。
        (8)登杆前的准备工作
        1)在上杆之前必须在地面上穿好绝缘服和绝缘靴,配戴好安全帽。
        2)绝缘手套和保护手套应装入特定的袋内携带。
        3)用于电线杆上的安全带和辅助绳缆应考虑使用上的方便,正确携带。
        (9)绝缘斗臂车的准备工作
        按照安全操作手册要求将绝缘斗臂车定位在最适合作业的位置。
        2.1.2装设绝缘遮蔽用具和配戴安全防护用具
        (1)配戴高压绝缘手套
        1)在配戴高压绝缘手套时,每次都要提前做好检查,并且绝缘手套外必须套用保护手套。
        2)戴上和脱下高压绝缘手套要在安全的位置进行,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距离,并注意头顶部及周围的带电导线。
        (2)安装导线遮蔽罩
        1)在带电导线上安装遮蔽用具的作业中,应选择易于套入的位置。
        2)导线遮蔽罩套入后应使用绝缘细绳绑扎,以防滑脱。
        3)在工作位置周围如有拉线或低压线路等设备,应使用绝缘挡板、高压绝缘毯等对这些设备的接近部分进行绝缘隔离防护。
        4)给带电导线设置遮蔽用具时,应从离身体最近的导线开始依次向远处的导线安装。对多层分布的带电导线设置遮蔽用具时,应从下层导线开始依次向上层导线安装。
        (3)设置绝缘子的遮蔽用具
        1)绝缘子遮蔽用具使用绝缘子遮蔽罩或绝缘毯,与导线遮蔽罩的接合处应有大于15cm的重合部分,并用绝缘绳扎牢。
        2)绝缘子遮蔽罩和导线遮蔽罩的安装次序是:先安装导线遮蔽罩,再安装绝缘子遮蔽罩。


        1.1.3作业原则
        (1)按照制定的作业步骤进行作业
        1)带电作业项目,至少由2人以上进行,现场必须有监护人员。
        2)对每一带电作业项目,应按规定的作业步骤进行,未明确编制步骤的作业项目,可参考运用已有的其他作业项目的步骤。
        (2)邻近带电体的作业
        1)邻近带电导线作业的防护方法,应参照实施带电作业时的防护方法,设置绝缘遮蔽用具。
        2)在邻近带电导线位置作业时,对有无必要设置绝缘遮蔽和隔离用具不得做出错误判断,不得任意地省略设置绝缘防护。
        (3)作业中的监护
        1)作业班长应时刻掌握作业的全面情况,密切注意作业人员的动作,按照作业步骤,及时做出适当的指示。
        2)作业班长不在时,必须确定一名合适的地面监护员,代替班长执行监护工作。
        (4)作业后的检查
        1)在每一步作业完成之后,应随即进行检查,如完成绝缘遮蔽用具设置作业后,在进入下一步作业之前,就应检查已设置安装完毕的遮蔽用具是否完善、妥当,并在全部作业完成时再次检查。
        2)在作业结束后的检查中,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遗忘和未完成的事项,以及作业中不够完善的事项等,方可拆除绝缘遮蔽用具。
        (5)作业时间
        作业班长要深入了解作业人员的疲劳程度,要控制实际带电作业的连续时间不超过30min,并维持适当的休息间歇,必要时可以两班交替作业。
        1.1.5拆除绝缘遮蔽用具
        (1)拆除绝缘遮蔽用具
        1)在拆除绝缘遮蔽用具时,必须从线路下方或者侧方拆除掉绝缘遮蔽用具。
        2)拆除绝缘子上设置的高压绝缘毯时,先除去绝缘绳夹,然后将高压绝缘毯从侧下方拉过来拆除。
        3)拆除导线遮蔽罩时,要先将开口翻向上方,再从下方拆除下来。
        4)拆除绝缘遮蔽用具时,应注意不要使电线等受到显著振动,也不要使之产生变形,要尽可能轻地拆除。
        5)拆除绝缘遮蔽用具的顺序是:从离自己远的线开始依次向近处的线拆除,如果是拆除上下分层设置的绝缘遮蔽用具时,应从上层开始依次向下层拆除。
        6)拆除遮蔽绝缘子的绝缘子遮蔽罩或高压绝缘毯与导线遮蔽罩的顺序是:先拆除绝缘子遮蔽罩或高压绝缘毯,再拆除导线遮蔽罩。
        7)脱下绝缘手套,要随即放入规定的袋子内携带。
        (2)工具及绝缘遮蔽用具的吊下
        工具及绝缘遮蔽用具应按次序装入规定的工具袋后方可下吊,注意绝缘吊绳的操作,防止工具袋等挂在其他设备上。
        1.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质量
        1.2.1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要认真遵守《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并结合以往的带电作业经验,安全开展配网带电作业,保证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1.2.2由于配网带电作业劳动强度特别大,对带电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特别高,因此,班组管理人员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选拔综合能力较好的作业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作业人员需要参加一系列的培训考试,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保证配网带电作业能够如期完成。
        2.2.3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仓库需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针对各项带电作业工器具出入库,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并对各项带电器具进行专项检查,认真填写专项检查记录。各项带电作业工器具在入库之前,均需要进行绝缘测试。
        1.2.4配网带电作业和停电检修班组之间保持密切配合,班组内部还要设置专业的监护人员,对配网带电作业和停电检修作业进行严格监护,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电力安全事故。
        1.2.5配网带电作业要结合“24节气法”,根据不同地区的气温与季节变化情况,制定出全年不停电带电作业计划。比如,每年的三月份到五月份,需要修剪树枝,温度比较适宜,可以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每年的六月份到八月份,气候较为炎热,不适合开展带电作业,可以安装线路故障指示器,开展一些小型项目。每年的九月份到十月份,温度适宜,作业人员针对夏季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十一二月份到十二月份,配网用电负荷过大,作业人员可以根据配网红外诊断结果,有效检查各项发热设备,保证配网的安全运行。
        2.结束语
        配电带电作业的开展是对供电可靠性的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则是提高配电带电工作的安全管理,保证带电作业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大的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邵镇康,朱晓东,姚沛全,杜堉楷,江东游,何炳南.高压带电作业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9(04):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