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华
广西中能永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平稳进行,为了能进一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政府对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护岸与防护工作也逐渐加大了重视程度。但在实际施工阶段,河道治理工作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
现阶段,我国对于河道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且将其应用到了实际的施工环节中,该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也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施工人员要不断的对护岸防护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对于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实现河道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意义分析
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但当前在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于周边河道景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与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工作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在保证施工技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可以提高蓄水与排水的连贯性,其不仅可以在洪涝来临时发挥出蓄水的功能,还可以在干旱的环境下进行及时浇灌,为人民财产与人身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河道面貌进行有效的改善,进一步维护河道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工程与环境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充分发挥出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能力。此外,通过水利工程来进行河道治理可以加强对河道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问题分析
2.1防洪排泄能力有待提高
在现阶段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河道的防洪排泄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影响逐渐加剧,对于周边河道环境与河道构造都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但由于当前河道治理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为河道环境提供的保护能力也相对不够,此外,河道的两岸并没有护岸,这就导致水利工程防洪能力无法达到预期标准。随着水利设施长期的运转,会逐渐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蚀,河道会因此而产生凹陷、坍塌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如果当地水利部门对河道护岸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逐渐加剧。另外,水利设施长期进行超负荷运转会导致河道淤泥不断增加,进而使河道抗洪防涝功能逐渐失效。
2.2生活生产造成河流污染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各项工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工业的快速发展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此外,河道周边居民所具备的环保意识也较差,这就导致一些生活垃圾与生活废品都进入到了河道,在加之工业垃圾与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河道水质出现了严重污染,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对环境污染现象进行有效改善,还产生了新的污染源,导致环境破坏加剧。除此之外,各部门间分工不明确,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混乱局面,一旦出现污染问题,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3.河道护岸防护的形式分析
3.1自然植被护坡
现阶段,自然植被护坡的形式主要为草木护坡,一般应用于溪流地带。
自然植被的护坡方式是利用植被根系来实现河堤稳固性的提高,避免河堤因为水流冲击而出现崩塌现象。除此之外,该种护岸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河岸的保护,还可以对环境进行美化。且该种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具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但防洪效果不够理想。
3.2生态混凝土护岸
生态混凝土护岸是通过预制混凝土块在河岸进行堆砌形成护坡。此外,对于混凝土块可以进行钻孔,在孔内进行植被栽植。该种方式除了保护作用外还具备一定的河岸美化效果。在混凝土块的预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制作成各类性转。且可以在水位以下的位置设置孔洞,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处。
3.3复合种植护岸
复合种植护岸主要材料为土工与植物的结合,当前该种方式主要应用预先构建护岸体系,对植物根系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进而实现对河岸的有效保护。现阶段,工程单位可以采用碎石块堆砌的方法来进行护岸。同时也可以使用喷塑铁丝网填料来实现护岸建设。
3.4木桩护砌
该种方式主要应用土质较差、河道狭窄的流域,通过人工在河岸打桩,利用木桩实现对河岸的防护。此外,在河岸也可以栽植一些树木,提高防护水平与美化程度。木桩护砌可以很好的实现防护效果,并顺应了护岸生态发展趋势,应用成本相对较低。
4.河道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4.1河道堤防技术
在河道堤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是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施工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防渗透性,因为材料需要与水进行接触,因此,防渗透性如果不达标,就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问题。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前期规划,遵循图纸来进行固定执行,进一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实现堤防工程整体安全性的提高。在堤身填筑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堤身进行清理,保证堤身处于清洁的状态,在清理过程中,清理内容主要包括基面、堤身与铺盖,在保证堤身安全的基础上,将培厚加高并压实,使其具备更高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进行填筑施工的过程中,地面状态如果凹凸不平,就需要对其进行水平分层,分层填筑,避免在倾坡进行铺填。采用人工方式来进行施工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对工程长度进行确定。
4.2河道护岸技术
4.2.1坝式护岸
该种护岸指的是通过河坝形式进行修建,其作用是将一些水流与堤岸进行隔离,这样才能使河道维持长期安全的运行。在受到洪水侵蚀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对洪水的预防与保护,降低洪水侵蚀所产生的损失。坝式护岸一般应用于水流较急,经常出现洪水的流域。
4.2.2墙式护岸
该护岸形式指的是按着堤岸进行墙体修筑,墙式护岸主要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应用于较窄的河道中,并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但该技术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受到水流冲击,因此只是应用于城市地段来保护河道。
4.2.3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指的是对原本存在坡度的地方进行填补与覆盖,该种护岸方式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其具备着较多的优点,可以降低河体高度,对于流域情况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该中技术经常河道护岸工程中受到了广泛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工程河道防治护岸防护施工技术愈加科技化,进一步提高了河道建设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河道防护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使河道问题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刘石海.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2182.
[2]张志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2989.
[3]尹国海.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2294.
[4]周利伟,王一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2264.
[5]马洪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