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楠
身份证号码 23062419920123****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提供水资源、防洪减灾、提供电力资源、灌溉农田等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但是,随着工程的大量修建,也造成了破坏生物生态环境等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
关键词: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现阶段,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在持续快速进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正成为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司关注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建立水利项目。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回顾了相关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正在进行的水利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希望相关项目的建设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生态水利工程的内容
由于水利工程规划,现在要求进行生态环境设计,催生了生态水利工程这一含义的出现。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是将水利工程和生态学结合起来,生态水利工程学科包含水文学、工程力学和生态学3方面的内容。生态水利工程是引用生态学课程中的原理和方案组织设计,让水利工程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而且能够促进水利事业稳步向前推进。由于生态水利工程本身构造繁杂,综合性很高,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标准也愈发严苛,生态水利工程不是仅限于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规范,而是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全面布局,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是经济性,最后是可执行性,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2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于区域性气候的影响
首先,水利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有重大的影响,据相关报道指出,我国三峡大坝建设工程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由于区域降雨的影响,其建设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根据实施后邻近地区的降雨统计,三峡大坝的建设能增加该地区的降雨,这对该地区的防洪和减少自然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该地区温度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的研究表明,水利工程的建设从根本上将土地面积变为水域面积,直接增加了水域与该地区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直接转换了空间能量转换和局部温度变化。
2.2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使人口出现大规模迁移,其中移民和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兴建的大问题,水库的建设,土地淹没问题,会造成人地矛盾更加紧张,如果安置居民不够妥当,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林开荒和水土流失等更多问题。
2.3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1)库区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在水库建设完成后,原来的
河流形状消失,变成了一个人工湖。水流的速度将减慢,并且较深水库底部的水温一般较低。早期的河流生态系统很难应对这些变化,导致大多数当地原有的河流物种逐渐消失,外来物种慢慢成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主导。最终的结果就是,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减低。(2)水库库区内水质改变。河流中流动的水中,通常溶解氧含量比较高,并且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一旦水库建成之后,水体将会长时间的处于静态的状态,并且进入水库的污染物常常会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导致水库区的水质会持续的恶化,有可能发生富营2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养化现象。
3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力度推荐信息化基础建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逐渐变得繁杂、高效。所以工程建设要最大化的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使其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走向信息化是管理建设中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才能确保信息化管理的交换、共享、传输正常运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基础所包含的范围较大,主要包括:硬盘存储、网络防火墙、服务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传输机、扫描器安管设备等,在所有基础设施中,要建立起“一站式”办公服务平台,进而实现信息化高效办公。
3.2构建高标准的排污处理及验收程序
排污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实现生态环保的重要手段,必须构建相应的高标准排污处理流程体系,同时还要构建对应的高标准验收程序,务必要确保排污工作落到实处。既要从整体上对整个工程的排污体系进行综合化设计,也要重点针对地下水废污水因地制宜地设计排污处理流程,以保护水源地为重要原则,以保障排出的废水满足排放标准为要求,综合考虑并优选最合适的排污方案,尽量实现成本、排污效果等的协调。另外还需要在设置高标准的内部及外部排污处理验收程序,做好指标化的评价工作,准确反映地下水污水排污处理情况,确保排出的废水完全满足排放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同时,保障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3.3水利工程建设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在设计上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尊重,还要将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的理念,并且为动植物的栖息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工程建设阶段,需要考虑环保施工材料,需要考虑到一些环保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保证施工材料满足技术要求,其次就是防止建筑垃圾会对原本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水利工程建成后,还要设计整套的环境影响检测和反馈的意见,并且对生态环境进行跟踪的评价,如果出现了不良的影响,就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且将破坏的程度降到最小。
3.4统一标准,完善制度,增强设计队伍规范性
目前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缺乏生态环境设计的相关经验,可以借助国外的成功范例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态学相关知识,增强自己水利工程生态设计的理念,补充自身的不足,达到提高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设计水平的目的。多设立一些水利工程的知识培训课,让设计人员充分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安排实地考察,开发设计师的思维能力,培养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认识,使他们设身处地地为生态环境做出优化合理的方案,提升水利工程生态设计的发展水平。还可以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水利工程相关标准相结合,加强对设计人员和水利工程图纸审核力度,监督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其能够充分满足环保需求。同时,要积极推进企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将现场的安全质量和生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并强化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进生态设计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出其中的内在关系并且对其影响展开解析,能够对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的影响有所裨益。目前,中国水利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对社会、自然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必须掌握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和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元龙.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24):76-77.
[2]张亚龙.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22.
[3]吴志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37+139.
[4]张亚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51):274-275.
[5]付长浩.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探析[J].决策探索(中),2018(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