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宁
栖霞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 山东 栖霞 265300
摘要:时代发展下,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我国生态环境效果,积极开展营造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林业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在营造林工作当中,我们应当将质量控制作为一个长期性的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应认识到营造林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策略,有效的保证好营造林质量,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治理与保护,推动林农经济的发展。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基础对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营造林质量优化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影响;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森林资源保护逐渐被提上日程。为提升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和生态环境保护程度,大力发展营造林工程已成为生态发展的核心工作,营造林建设质量关系造林工程成功与否,影响林业发展。而为提高营造林建设质量,需加强对林区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林木存活率。
1开展营造林工作的意义
对于林业工程来讲,营造林的开展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现做以下介绍:第一,有效的净气降噪,在现代工业中由于使用大量的石燃料,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同时在出现了很多的尘埃,这些对人体的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与此同时,在很多地区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噪声污染,严重的噪声污染会不同程度的损害人的听力,同时还会让人产生烦躁的情绪,而有效地扩大森林资源不但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尘埃,还能够降低环境中的噪音,为大家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第二,足够的森林资源能够很好地保护水土的流失,保护水源。中国某些地区一直受沙漠化的影响和困扰,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因此,在这些区域中可以有效地展开营造林工程,以阻止土地沙漠化的演变;同时,密集的营造林还能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有效地改善森林周围的环境。第三,营造林还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营造林工程在各个地区都能实行,从而给当地人创收,对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2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设计脱离实际
做好营造林的设计能够对营造林后期的生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在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当地环境和具体的数据资料状况下,才能够有效地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做好实地考察。但是实际状况是,设计人员严重缺乏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一些有可能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设计布局,导致所设计出的方案和实际营造林工程相差甚远,而没有办法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落实,充分影响到营造林的质量,阻碍了营造林经济效益的提升。
2.2专业技术不足
如今之所以会产生营造林质量问题,是因为对于植树造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营造林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知识储备较差。大部分的营造林工程设计人员选择的技术和理念不够先进,没有联系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引进树种。
2.3林木养护体系缺失
杉木营造林工作需要进行长时间养护才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从永泰县当下杉木营造情况中可以初步判断,工作人员并没有定期进行杉木养护工作。造林工程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在周期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掌握杉木选种、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要点,但是目前由于杉木管理粗放,良种选育等工作无法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园区的杉木种子质量会出现断层式下降情况。除此之外,杉木营造林体系尚不健全,地方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冲击到永泰县杉木营造林工作。
3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优化措施
3.1围绕工程实际进行合理规划
在营造林工程的落地环节,工程规划与设计是整个实践环节的重要依据,一旦规划或者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最终的建设成效将大打折扣。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区域特征对营造林工程提出的实际要求,在严格落实现场勘查的基础之上,详细分析规划与设计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实际规划阶段,应当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营造林质量为前提,结合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结果,探讨不利因素可能对营造林建设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行的控制措施,对营造林工程进行合理规划。而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出发,在规划期间,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尽可能融入效益协调发展理念,遵循科学布局、适应基础条件、保护物种多样性等原则,也是为工程顺利开展做好奠基的可行途径。
3.2加强林木种植质量管控
在营造林种植之前,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一定的检测,其中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的湿度,土壤的黏度,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林业部门在开展种植的过程中,要把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保证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使用土地资源,以免在种植过程中由于人为的错误导致大片营造林的死亡。负责营造林工作的部门需要对参与营造林建设的工作人员做好系统的培训,给工作人员传授具体的栽培要点,以提高树木栽培的质量。在相关专家带领下,工作人员要及时地记录苗木种植的时间、地点以及种植地面积,并在种植之后做好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树种分类以及检测的工作,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在具体工作中,要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苗木的长势状况,及时的清理已经死亡的苗木,并在此位置上进行补栽。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建立病虫的防治机制,按时的检查苗木的状况,特别是在容易发生虫病灾害的状况下,参与工作的人员要依据相关的病虫防治机制,按时的喷涂防虫剂,减少虫病给树木带来的影响。工作人员还要依据营造林区域的自认环境因素、土壤特质选择适合的植被固土,并建立适合地形的排水系统,保持植物根部获得适当的水分。
3.3构建合理的营造林体系
应构建完善合理的杉木营造林体系,加快营造林构建速度,以政府的优惠政策作为引导,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获得发展资金,完善基础建设,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进行良种储备工作。考虑到永泰县杉木营造林的实际状况,要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在建设杉木营造林期间,需要明确营造林发展方向,根据社会对木材种类的需求量,合理开展种植管理工作,丰富种植种类,提升杉木的质量。此外,杉木造林工作需要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培育技术的研究力度,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并创建适合杉木营造林发展的基地,对杉木营造林所处地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进行勘察,掌握种植环境后,根据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在确保杉木质量与产量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提升杉木种植产量。
3.4?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员工作能力
当前,我国营造林建设工作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为提升营造林质量,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不断完善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的激励与保障建设,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需不断完善奖惩机制和岗位编制,充实营造林队伍,吸引有能力、有抱负的当代大学生投身基层林业工作。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工作交流,以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更好地为营造林工作提供服务,保证营造林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期间,我国林业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造林技术仍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林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造林工作的进展。为提高营造林整体水平还应该优化设计规划,重视种植技术提升,采取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营造林培育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丽清.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加强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192.
[2]陈小青.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强化措施[J].江西农业,2017(7):94.
[3]包铁岩.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