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利沙
身份证号码:3702831983010**** 山东高密市广安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最重要的是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因为衡量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指标就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水平,所以,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在真正施工的过程当中,会严格管控施工技术标准的使用问题,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现场施工;建筑框架
引言
建筑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众多,技术要求比较高,大幅度增加了管理难度。近几年,人们将目光聚焦建筑质量,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并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以此保障施工质量。建筑项目质量达标,不仅能让企业收获更大的效益,还能显著提升企业口碑,企业具有良好形象,势必会让企业接到更多工程,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工程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一旦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威胁,制约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必要整理,并结合在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施工管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使建筑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成,保障工程质量。建筑工地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建筑工程项目多,部分地区地处偏远,或者是条件相对艰苦,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点进行施工。特别是大型施工企业接手的项目非常多,常常需要施工人员在一段时间内转战多地进行施工。这就导致施工环境的基础保障设施相对落后,生活条件差,对部分员工劳动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建筑工地人员众多,各个部门以及班组之间沟通也不通畅,这就导致施工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不是特别到位,使现场施工管理还存在欠缺,无法充分保证施工质量。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石,不同区域的地质环境不同,房屋在建筑施工中所遇到的地基条件也不同。因此在展开房屋建筑工程时,必须能够实现做好地基勘测管理,若是出现软土地基,地基稳定性和抗压能力不够,则需要能够对于地基展开加固处理,可以采用的施工技术有软土地基回填、换填垫层法、搅拌桩法、强夯法等诸多施工技术。同时,施工人员要能够根据对具体的施工设计要求,土地质量等展开具体科学的分析,选择行之有效地地基加固技术。如,某一房屋建筑工程遇到厚度为10cm的淤土层较厚,原有的地质条件无法满足该高层房屋设计需求。对此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施工速度较快且性价比较高。在施工中将变长为25cm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埋设到地基中,从而达到提高荷载力的效果。另外若是地基承载力、抗压强度都符合房屋建筑设计标准的话,则直接展开土方和基坑开挖施工。
2.2建筑框架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建筑框架施工技术部分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模板质量方面。当前,在建筑行业施工时,许多施工企业仍然沿用木模板,并且一些施工企业为节约成本,反复使用同一木模板,导致木模块在后期时会出现变形,这会导致混凝土构件拼装不严、变形等其他问题,破坏了混凝土构件质量,严重影响正常施工进程。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在混凝土构件拼装完成之前,严格检查模板质量,绝不使用残次品。其次仔细检查已完成拼装的混凝土构件,保证模板密封严实,支架牢固。最后,细心清理拼装模板内部,反复检查建筑结构的定位轴线与标高。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抗压强度,对比低标号水泥配置的混凝土来说,利用高标号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具有更高抗压强度,因此混凝土施工避免对错误且不具备较高抗压强度性能的水泥标号加以应用。此外,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有正相关关系呈现,在水灰比处于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将混凝土和易性进行增加,确保混凝土收缩及变形逐渐增大。混凝土施工时,为了对施工质量给予有效控制,首先需要保障混凝土与设计要求质量标准相符,其次是基于设计要求质量指标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将成本尽可能降低,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将混凝土标准差进行尽可能的降低。
2.4流水施工技术
流水施工时将施工人员划分若干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相应投入人员、器械等资源,让建筑工段依次完成。要想流水施工如约完工,需要明晰施工流程:(1)做好统筹规划。根据实际状况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并推测建筑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处理方案。只有细心制定流水施工规划,才能确保施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2)明确施工项目的主次关系。建筑工程包含众多项目,有些是重点项目,有些是一般项目。当项目发生冲突时,优先完成重点项目。倘若时间不足,需紧着重点项目。(3)划分施工段。每个施工段的工作量要接近段数不宜过多,以缩短施工工期。(4)对各施工段的施工状况进行记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再与施工计划进行对比,确保施工活动如约完工。
3建筑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3.1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在现场作业环节,其中施工工艺和各项工程的有序开展,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进度。现代化城市的建筑,涉及行业广,技术精度要求高,工序烦琐,给现场的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在具体操作中,无可避免地出现工程图纸修改等问题,因此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学习现代化管理技术,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各个流程都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允许下有序开展,按要求完成整个工程。
3.2展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宣传教育
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各个房屋建筑工程现场中,由于多数的施工工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的房屋建筑工程培训,在施工现场中表现出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要求能够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安施工意识,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由此可以避免因为施工方赶进度而带来的施工隐患。通过定时定期展开房屋建筑最新的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并且对施工人员展开考核,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工人的年底奖金发放机制中,从根本上激励施工人员主动展开安全教育选择,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材料的知识的学习。
3.3落实施工责任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同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在此特征的基础上,想要保证工程能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就必须要落实施工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现场施工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明确各自的施工责任与工作,定期抽查工程进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后,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与工作效率,令工作的开展保持规范性和系统性,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在落实现场施工责任体系时,要设立专人负责监督和指导,如果施工现场的监督水平不足,一方面会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还可能引起重大安全事故,因此,要在逐渐完善的现场施工责任体系中加强对机制规范化的关注,充分融合现场管理和监督工作,降低现场施工的安全隐患。
结语
建筑企业要想在完全放开的市场经济中屹立不倒,不仅需要更新施工技术,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企业应时刻关注施工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在企业内部积极推广。通过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企业必须健全管理制度,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加大建筑队伍,以夯实人力基础。加大监管力度,让施工更加规范。通过种种举措打造高效施工管理模式,从而让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78.
[2]荀娴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