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友
身份证号码:37078519821014**** 山东高密市广安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后浇带其实是一种在现浇钢砼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以防止、克服由于建筑主体沉降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有害的建筑物沉降和结构变形而设计的一种临时的结构缝隙,将后浇带结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建筑结构收缩、沉降引起的病害问题,立体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广泛推行。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与施工构架方式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施工构架
引言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施,最重要的基础前提就是专业化的施工人员、完善的施工方案等,考虑到后浇带的特殊性,明确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具体作用与适用的范围,才可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全面地发挥出施工作用。尤其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因建筑工程项目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因受多项因素的影响,而影响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本身质量。尤其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北方的冬夏温差较大,使钢筋混凝土出现了膨胀、收缩等情况,引发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发生裂缝问题,增强房屋建筑整体稳定性,还需加大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力度,有效解决伸缩缝问题,增强建筑物稳定性,确保大众生命安全。
1建筑结构中后浇带作用
1)收缩后浇带:随着强度的增长,钢筋混凝土构件会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产生裂缝,从而释放大部分的变形。在构件中设置收缩后浇带,能够减小约束,避免裂缝出现贯通现象,影响结构强度及耐久性。收缩后浇带一般设置在对结构没有严重影响的位置或构件内力较小部位,通常情况,每隔30m~40m设置一道,宽度一般为800mm。2)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是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不均,可能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将整体结构划分为几个部分,使每一部分结构沉降都比较均匀,避免结构产生额外应力。沉降后浇带一般设置在高低建筑中相对较低的结构中,沿较高结构建筑贯通设置,带宽通长为800mm。3)加强带:当混凝土结构构件长度超长过多时,设置后浇带不能完全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的问题,此时设置膨胀加强带,不仅可以增大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还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
2.1确定好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位置的确定和选择,对于结构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是将后浇带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取梁、板的中间位置,这一位置的弯矩较小。在施工过程,尽管是应用后浇形式,但是,要严格把握好钢筋质量,避免钢筋出现断裂,如果梁、板的宽度不大,那么可以提前配置好钢筋,如果梁、板的宽度较大,那么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断开钢筋,在补齐混凝土之前,要全部完成焊接,配筋环节,要根据差异沉降来科学计算出应力,根据具体数值来进行宽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根据施工结构构造来进行选择。
2.2BIM技术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期间,应该在止水钢板的上部位置使用木模板或者快易合网进行固定。下部位置使用快易合网或者多层钢丝网模板进行固定。如果使用木模板,需要保证木模板的开口为锯齿形。在进行底板混凝土振捣时,一定要注意快易合网外侧灌浆孔内是否存在漏浆现象。如果发现漏浆,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渗漏部位,避免漏浆凝固。完成模板施工作业后,需要及时喷洒防锈剂,避免钢筋出现锈蚀。同时,在后浇带施工位置砌上水泥标准砖,对其进行封边处理。
封边完成后,需使用木支撑钉和九夹板覆盖后浇带施工部位。当后浇带强度达到标准后,需要拆除后浇带保护层,将止水板上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底板底部上的混凝土渣滓,并使用粗砂、鹅卵石填满原沉陷部位,其目的是为了过滤原部位的水。在进行分段浇注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如果施工期间发生施工冷缝,应该加设钢板止水带,在加设钢板止水带时,要在原止水钢板位置的50mm处进行新钢板止水带搭接处理。如果发现后浇带水量较大,无法顺利排出。需要在后浇带的最后一段位置上预埋排水钢管,钢管的管底一定要位于过滤层内部,管顶姚距离底板位置的100mm处。注意,预埋钢管的数量和间距需要按照后浇带的水量来确定。还需要将钢管切割至混凝土表面位置上,使用圆软木塞打入钢管底部位置,并灌入微膨胀快硬防水砂浆。将圆钢片插入钢管内部,保证钢管内部为满焊,然后使用水泥砂浆找平。浇筑期间,混凝土需要从远处逐段浇筑至排水管,保证汇水区域能够及时将水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注意浇筑的温度,且新旧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差不得少于42d。两次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浇筑密实,保证浇筑的混凝土接缝处不会出现收缩裂缝和渗漏现象。在后浇带施工前,可使用BIM技术提前将各种信息参数输入至模型中进行计算和演示,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避免后浇带与两侧混凝土出现裂缝,及时规避各种施工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在BIM模型中,还可计算出后浇带施工所需的人工、物料等数量,较为精准的确定台班数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将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输入可视化的BIM模型中,还可实现避免施工碰撞的问题,如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其他专业对后浇带施工的影响,可将此类问题进行规避,不仅可实现提高施工质量,还可实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3增强混凝土强度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裂缝问题,备受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的重视,明确工程裂缝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因此,要加后浇带技术施工力度。为增强混凝土强度,要考虑到裂缝是否受到了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要设置围栏,可把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有效地清除与统一处理。例如:针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处理,其施工条件因素影响,为避免造成裂缝污染,还需增加凿毛处理工序,再按照施工顺序对其刷砂浆处理,适当增加减水剂,增强混凝土强度,从而避免发生裂缝问题,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4防水后浇带施工
在防水后浇带施工中,需要应用到钢板止水,这也是后浇带施工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实际施工中,为了避免后浇带降水引起沉降问题,需要在后浇带中设置钢板和挡土板,并按照要求来设置保护层。在施工时期,必须确保后浇带结构可以按照设计时的位置等进行施工,该保持一致、方向对齐的地方,尽量都不要出错,就算是一点误差也会耽误日后的施工工期。
结语
为增强房屋建筑物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还需加大对后浇带技术施工力度,详细分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要求与标准,明确后浇带施工技术原则,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全面掌握施工地区自然气候,严控施工材料质量,增强混凝土强度,注重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养护工作,详细记录各项信息数据,为后浇带施工技术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满足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从而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庆林.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22):158-158.
[2]赵军.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1744-1744.
[3]黄登锋.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1685-1685.
[4]董晓雷.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6):302-302.
[5]张靖涛.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44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