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华 任国锋?刘玉君
聊城九洲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民建建筑施工遇到的环境比较复杂,常遇见各类复杂地质条件,给工程造成影响。若想保障地基基础的质量,除了做好勘查设计的把控外,还应该做好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基础检测监测,确保地基质量达标,保障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建设效益目标。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新技术
1地基基础的检测内容及检测要求
1.1地基基础的检测内容
地基基础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所需要检测的内容很多,如基层土壤的分布是否均匀,防空洞,孤石,古河道以及特殊土的相应质量检测,地基土壤以及地下水位是否具有腐蚀性的一种检测,地基土壤是否具有震陷性质,施工场地是否稳定,粉土以及砂土的液化性质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地基的检测方式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且新时期的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新技术效率更高,更能保证工民建的质量。
1.2地基基础的检测监测技术要求
(1)准确核对各项工程质量数据。地基也分为人工与天然两类,对于天然形成的地基,不需要人工再次操作,而且施工场地拥有符合施工条件的地基,那么在进行基础质量检测的时候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只要对基层的土层进行全方位的数据质量检测,同时与地基设计中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合格性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天然地基的相对施工条件较为复杂,那么在进行数据检测和采集的时候可以采取,平板载荷试验方式,以此来测量地基能够承载的数据大小,是否能够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如果符合那么就可以继续施工,如果承载力与设计不符,那么就需要进行人工的操作,或者另选地基。
(2)持力层检测技术要求。相对于天然地基来说,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工程都需要进行人工挖桩,以此来保证地基等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对于持力层的检测来说,如果覆土层和基岩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数据检测来说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但是,如果在检测过程中遇到了土壤土质较为特殊和复杂的情况时,那么就会给持力层的检测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断定桩端的位置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如果发现中间的岩层为泥岩,那么还需要考虑泥岩遇水问题,泥岩作为地基很容易遇水腐蚀,这样以来就很容易对后期的建筑质量有所影响,容易产生塌陷等问题。对于这种软夹层的检测来说,进行钻探时,就必须要穿过该层,同时深入持力层至少三米才能保证检测得到的数据是准确的,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承载力的大小是否符合建筑設计要求。
(3)相关检测技术测量要求。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场地,逐渐发展了多种地基基础的检测方式,而检测监测技术的选择也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成孔质量检测技术能够对成桩前的各项数据和相应的质量进行检测,通过对垂直度,桩底的沉渣,以及位置和孔径等检测来检验质量和数据,在成桩之后也要对桩身是否完整,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二次检测,以保证质量的合格。钻孔取芯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地基的胶结问题,离析问题,同时能够快速的发现地基基础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来看,可能会受到检测速度较慢,使用成本高的影响。从目前的建筑施工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来看,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是静载试验检测方法,加强静载试验过程中的检测,注意承载力的大小,检测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受力大小,这种检测方式数据较为精准,使用较为广泛。
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新技术
2.1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
早期,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实践中,桩基荷载试验多运用堆载法以及锚桩法,虽然当时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但随着技术的应用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比如费用昂贵等。基于此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提出了基桩自平衡试验技术,技术的应用,展现出工期短和费用低等优势,进而被推广。
检测监测中,选择桩的低岩土层或桩身位置的钢筋笼,利用荷载箱,在地面位置布置荷载箱的位移棒与高压油管,当荷载箱处于满油状态后,借助高压油管施加荷载,使得桩身受到荷载箱的压力,实现检测目标。虽然此技术的应用效果不错,但也存在着技术不足,比如埋置荷载箱影响混凝土质量,需合理选择。
2.2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中,采用的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主要是借鉴CT扫描技术,遵循物探反演技术理论,通过射线扫描获得物体相关信息,再通过反演计算,对测量区域内的岩体弹性波或者电磁波参数分布规律进行重建,适用于厚度参数较大的材料,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和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要借助超声仪和接收换能器等设备的力量,辅助完成检测作业。检测过程中,将声测管放入到灌注桩内,再开展混凝土浇筑,利用声测管中配置的声波换能器,以及后期布置的声波发射点,实现超声透射法的应用,完成对基桩的检测。若发现问题,选择CT扫描技术,对桩身异常位置实施测试。
2.3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
目前来说,可利用的钻孔成像仪比较多,比如光学成像仪以及声波成像仪等。使用光学程显义设备检测,能够获得高品质图像,借助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获得光学成像柱状图。使用声波成像技术,通过发射与接受声波进行图像采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受到威胁。基于钻孔成像仪和基桩钻芯检测方法,开展基桩钻芯检测作业,能够确保采芯率的准确性,保证采芯的完整,能够为后期的检测作业奠定基础。采用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手段,能够精准判断方向,实现对钻芯孔偏离情况的精准分析,获得芯样的三维柱状图,为检测质量把控提供支持。
2.4现场钻芯检测视频监控系统
基于监控中心平台、信息采集系统以及传输系统的建筑地基基础监控系统,能够辅助现场钻芯检测作业的开展。利用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视频信号的采集,并且进行压缩处理和转换处理,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完成传递,将数据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运行的监控中心,可借助监控软件,获得现场的信息,实现全面监测。
建设的监控中心,发挥着以下作用:①作为整个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中心肩负着信号处理以及权限分配功能等。利用监控中心,可集成各类监控终端,使用者利用PC端与电视墙等各类设备实施监控,利用电脑或者手机等获得监控信息。②利用电视墙,实现对图像的监控,以及信号的控制协调等,凭借强大的功能,能够采集和处理信息,具有存储功能、搜索功能、回放功能。
2.5全站仪检测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实践中,利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设备,发挥仪器设备的优势,完成检测工作。此类设备实现了光、电位与机一体化,除了可以测量垂直角和水平角等外,还可以自动记录与显示读数。通常来说,检测实践中,选择适宜位置布置全站仪,便可以完成测量作业。目前来说,受到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测量技术等发展的推动,全站仪产品类型不断增加,比如防水型和电脑型等,为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测量角度与测量精准度能够满足各类要求,切实发挥检测技术的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实践中,可采用的技术手段较多。为保障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发挥,要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办法,做好全面的把控,注重检测人员的培养与培训,使其能够规范操作,把握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质量与效益,发挥技术的作用,把关地基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世淼,袁鹏举,牛禾.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6):14,118.
[2]尤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