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4期   作者:丁红二
[导读] “三变”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与方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丁红二
        安徽中汇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三变”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与方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作用,新时期,应对相关理论框架进行研究,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三变”改革内涵,明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进行研究,并且根据现有技术,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方法和理论架构进行说明,以期激发农村市场活力。
        关键词:“三变”改革;乡村振兴;研究;理论框架

        前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党中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实践表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研究先进理论和发展思想,对农村发展问题进行明确。现阶段,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提出了“三变”改革的重要理论,对农村发展模式进行重新设计,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一、“三变”改革内涵
        “三变”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最早在2014年,由我国贵州省六盘水市创造性提出,历经多年发展,“三变”改革更加规范、系统,相关模式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改革的核心是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对农村资源进行整理,使得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让大部分农民拥有股份,实现对农村生产模式的大变革[1]。
        “三变”改革主要通过股权模式转换,盘活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基础,并且将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同时,利用先进技术与方法,将较为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致力于构建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平台,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相关改革方案应用,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可拓展农村生产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并且每个农户可公平参与改革过程。
        实践应用中,将资源变资产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障,应认识到资源的重要价值,对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可将相关资产权赋予农民,使得农民具有一定股权,提升农业生产积极性。在“三变”改革中,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对农村经济改革意义重大。
二、“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
(一)土地确权,盘活发展资源
        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是各项改革措施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农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息息相关,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明确是新时期工作重点。相关人员应重视对存量土地资源进行明确,严格按照“三变”改革要求,对农村土地进行资产化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将土地划分为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促使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提升[2]。
        具体管理过程中,可构建土地投资入股台账,对各项信息进行集中化管理,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实现更加合理的开发与应用。土地确权过程中,应坚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原则,并做好参与人员明示和股权比例量化工作,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得到盘活。
        为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对相关农户进行股权比例分配,实行了以家庭为单位,量化到人、确权到户的工作方案。工作中,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使得股权分配更加合理,实现农民变股东这一发展思路。考虑到单个农户力量有限,提出了“连接农户、构建平台”的理论构想,推动成立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合作社等经营实体,使得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衔接,为农村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在某农村土地管理中,为实现股权分配合理化,以多种形式鼓励农户入股,如土地资源入股、现金入股、集体资产量化入股等等。此外,在发展过程中,组建了农业股份合作社,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并且分析了地区发展资源优势,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合理。实践经验表明,“三变”改革措施应用,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3]。
(二)产业主导,形成发展优势
        实践工作中,做好主导产业开发是三变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发展优势进行挖掘,明确产业特色资源,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发地区特色主导产业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特色产业的引导与示范作用,研究有针对性措施,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力。
        产业开发过程中,各村应认识到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情况,选择与本土资源发展相配套的措施,对主导产业进行明确。相关产业应具备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并且致力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发挥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有关主导产业的开发,使得农村改革红利惠及到每个农民,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保障[4]。
        例如,在我国某农村为推动“三变”改革顺利开展,对农村耕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进行确权,对其中主要生产要素进行价值评估,使用资产核资和清算方式,对现有的发展资源进行梳理,并明确了主导产业应用优势,使得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提升。实践表明,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应对主导产业进行开发,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和市场具体需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队伍引领,培养新型农民
        为践行“三变”改革理论,提出队伍引领,培养新型农民这一战略部署。并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应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队伍。相关要求,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得土地资源变为资产,农民作为一种全新的职业出现在历史舞台,是农村经济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标志[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应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明确,并且构建人才队伍,致力于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建设贡献主要力量。队伍建设有利于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农村普及。例如,部分农村在土地耕种中,使用了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施肥和管理,并且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控,相关技术应用可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是农村土地资源规模化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体现[6]。
结论:综上所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对乡村振兴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明确了“三变”改革在振兴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出土地确权、主导产业建设和打造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理论。相关措施和理论为农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农村发展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冯旭,刘泉.市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思路与方法初探——铜仁市乡村振兴规划项目介绍[J].城市规划通讯,2019(18):15-16.
[2]曾丽容.贵州“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15):106-108.
[3]刘社堂.以"三变"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r——以陕西省相关市县典型示范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8,024(015):1-5,30.
[4]钟倩,王琪,夏瑜燭.乡村振兴视角下"三变"改革发展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以四川省彝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30(007):25-27.
[5]王昊.以"三变"改革促进乡村振兴[J].甘肃金融,2018,000(004):1.
[6]窦祥铭.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32(003):24-30,43.
作者简介:丁红二(1983-),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规划管理、审批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