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安全鉴定中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解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4期   作者:周伟
[导读] 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既有建筑安全鉴定中是不可忽视的
        周伟
        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2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既有建筑安全鉴定中是不可忽视的,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以及房屋工程投入使用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件裂缝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诱发混凝土裂缝问题,除此以外,施工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为此,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应做好既有建筑安全鉴定中混凝土构件裂缝的防范和控制工作,不断改进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措施,可为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混凝土构件;裂缝
        1混凝土构件裂缝成因及类型
        裂缝会给用户造成不安全感或不适感,但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首先要与装饰装修工程相关裂缝要区别,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大都是结构裂缝,此类裂缝必须重视。装饰装修工程相关的裂缝,包括墙皮抹灰开裂,楼地面垫层的皲裂,石膏吊顶的开裂,接缝部位的错缝等,这些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收缩或工艺措施不到位造成,但也有可能是由于结构裂缝发展而引起。结构裂缝是主体结构构件上出现的裂缝,比如混凝土结构的柱、梁、板或墙,砌体结构的承重墙体等,这些裂缝必须得到预防或控制,否则对主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结构裂缝的产生来源,一般分为三类:温度收缩,变形裂缝及受力裂缝,受力裂缝必须重视。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过程中外部环境会时常变化,不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产生温度应力,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比如混凝土外表面,构件交界,支座约束,混凝土内钢筋分布等,由此产生的不均匀变形便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受力裂缝可能来于构件变形,比如不均匀沉降,构件的变形错位等,也可能来于强度过早时集中堆载等,此类裂缝危害较大,尤其剪切裂缝不允许出现。
        因此,在混凝土的裂缝分析时,局部与整体是相对的,建筑物体量大,相关影响因素复杂,不能局限于一条或局部区域的混凝土裂缝,而要从宏观,多维度、多层面去进行裂缝分析。
        2现场裂缝检测的分析思路
        结合工程安全鉴定工作经验,对于现场裂缝检测的分析思路可以整理如下:
        (1)重视现场裂缝普查,采用裂缝尺或裂缝仪测量裂缝的宽度,并测量、记录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等,采取裂缝仪或局部剔凿、灌注墨水等方式检查裂缝深度,重视整理裂缝分布,绘制相应的裂缝分布图。
        (2)微观方面的钢筋保护层检测,宏观方面的构件变形检测,包括平面变形或层间变形等,计算方面重点是变形验算,诸多技术层面相互验证,有助于裂缝原因分析。
        (3)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合同、原材料资料(配合比)、施工记录,设计资料,监测记录,监理日志等。
        (4)调查整理工程裂缝的产生及开展的时间轴,地勘资料是否存有软弱下卧层,混凝土浇筑时间,施工过程降水记录,后浇带施工时间,地下结构覆土层的施工时间等。
        (5)更多的裂缝原因评估需要用间接法去排除分析,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进行分析。
        3混凝土裂缝治理的措施
        3.1科学进行施工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应减少断面,如果必须设计断面,应结合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在断面处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缝问题。应加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为了有效的减少裂缝问题,应在配比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使收缩现象得到控制。同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全面分析钢筋设计以及配比等因素,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3.2合理开展温度控制
        要想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由专业人员对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设计工作,为混凝土裂缝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通过对环境的研究,采用中强度混凝土进行作业,减少温度对混凝土结构带来的影响。当在施工中产生了建筑面积不规则的情况的时候,应由专业人员设置暗梁并且处理凹角,或者利用双向双层加固的方式进行设计,使建筑表面具有规律性,减少影响因素带来的破坏。
        3.3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
        加强材料的质量能够为工程施工带来有效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材料的管理,保证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通过对材料的性能、生产日期以及使用量大了解来控制材料的质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者没有质量保证的材料,使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要求。如果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等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应加强对材料的检验工作,严格按照流程检测材料,同时,应对材料的采购过程进行全面优化,使材料的使用能够符合最终的要求。另外,应对水泥的使用量进行合理控制,使材料的混合能够满足实际的标准,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使建筑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
        3.4混凝土施工结构的优化
        在影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混凝土施工结构也是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混凝土施工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效果。在对混凝土施工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合理的混凝土结构大小、标高等参数以外,设置合理的混凝土结构应力在混凝土裂缝控制工作中也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地应用预应力技术优化混凝土施工结构,也可以通过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膨胀带技术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并且这种技术可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5加强浇筑过程的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规范浇筑环节的各项操作,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裂缝问题,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浇筑过程的连惯性,特别对于同一建筑结构的混凝土而言,如果浇筑过程出现中断,极易发生裂缝。在浇捣竖向结构前,应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工作。在进行振捣时应严格控制好振捣时间和移动的间距,坚持快插慢拔,避免过振、欠振和漏振。
        3.6全面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后,应通过养护工作来保障其质量,当养护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的时候,也会导致裂缝问题。在养护中,人员可以采用通入冷却循环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使混凝土的湿度符合要求,同时也能够使其中的热量释放出来,减少温度差异。在混凝土的养护中需要加强温度控制,因此应合理开展养护工作,结合施工的情况进行保温处理,使混凝土的养护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时避免温度影响以及自身应力影响造成的问题,加强混凝土的性能。另外,应对环境的温度进行适当控制,给混凝土创建适合的条件,避免温度应力的产生对其结构带来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控制。
        4结语
        (1)裂缝是混凝土材料的普遍特性,既有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裂缝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是允许的。
        (2)高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不比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多少,不能通过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3)既有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不仅跟本身材料有关,还与施工养护、使用维护相关。
        参考文献:
        [1]蒋元駧,韩素芳,等.混凝土工程病害与修补加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S].
        [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S].
        [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S].
        作者简介:姓名:周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年11月,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与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