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冬冬 2李国玺
新乡黄河河务局长垣黄河河务局 河南长垣 4534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正逐渐增强,水利建设正由过去粗放型开发向生态水利转变。在进行河道修复治理工作时要科学规划,遵循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河道的生态修复涉及多个学科、多项知识,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将河道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融为一体,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构建美好的河道景观。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建设措施
1当前我国的城市河道问题
1.1河道水质破坏较为严重
当前,我国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河道水质破坏较为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1)我国城市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工业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有很多工业生产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都直接排放到河道中,进而造成了河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对水体内部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2)城市的居民的环保理念还有待强化,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加强对河道水体的保护,无形中也加重了水体污染情况;(3)部分城市内部的环境保护人员没有对河道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得河道水体污染的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1.2城市河道泄洪能力较差
受到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城市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类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也挤压了城市河道河流原有的空间面积,使得河道底部的泥土堆积现象较为严重,最终降低城市河道的泄洪能力。一旦出现较大的暴雨等自然灾害,城市河道则无法发挥自身的防洪作用,容易造成城市内部洪涝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需要相关的治理人员加强重视,注意进行城市河道的疏通,加强对城市水体的保护。
2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2.1形态修复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土质条件也各不相同。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水流的曲折蜿蜒使人们难以将水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人们在过去的河道治理工作中通常将河道改弯取直以方便取水,但会使河水流速增快且影响河流周围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水资源短缺,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河道治理的再修复。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就难以控制水情,对当地的江河湖泊造成更大危害。因此,江河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要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使治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可以进行形态修复以减缓流速及增加河流的作用面积,使河流作出贡献以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改善当地河道的水利条件以促使河流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用,进而为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2.2生态河堤修复技术
人们在长期的河流治理和利用过程中发现了河堤对于河流本身的重要意义,河堤可以造福于河流本身和当地的居民以及动植物,充分满足当地的供水需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此外,河堤还可以改变当地的人文风貌。因此,一定要做好河堤工作。河堤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是将原有的混凝土建筑物改造成水、土、生物相互作用、快速生长的河堤。河堤在修复之后能够让生物进行生存以及繁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同时调节水量。
2.3生态河床修复技术
生态河床修复技术使河流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传统的河床修复治理都是用硬质材料来建造河底,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一些水资源利用问题,但摩擦力降低且水流过大影响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因水流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地损害。生态河床修复技术致力于减少使用甚至不用这些硬质材料,呈现或保持河床原有的自然泥沙状态,为水生动植物的栖息提供适宜环境,保持生态多样性。
2.4生态护坡修复技术
护坡在河道建设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护坡建设方式是采取直立式结构或者是混凝土钢筋结构,以此来提高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护坡的使用寿命也较长。但是,直立式结构和混凝土钢筋结构在具体的修建过程中也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通过应用生态护坡修复技术,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在护坡上合理栽种植物,以此来实现生态护坡系统的恢复,提高生态护坡的修复水平。
3河道生态治理措施
3.1合理配置水资源,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河道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态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该以为人们的居住以及各种生物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目标,对传统河道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河床、护岸等进行改造,进而恢复河道本来面目。河流的流域极为广阔,地势地形不同导致各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也不同,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河流的作用。
3.2保持河道的原始形态
河流形态是河流的重要特征,它的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环境的核心,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河流形态,导致河流形态单一化、渠道化,河流生态功能退化。因此,保持河道的原始形态在河道修复治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河道裁弯取直、河道的渠道化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应避免实施此类工程。
3.3改变建造材料,控制河流污染
河道护岸基本上都使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虽然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结构牢固性较好,但减少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空间,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因此,河道改造必然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确保修复治理材料的运用不会危害到河道的生态环境。较科学的做法是在岸堤内部使用干砌石、大块石等较通透的材料,表面多使用一些河流流域内根系发达的土生植物,将树和草相结合配以木桩的植物护坡法。
4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一:麻园河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全长10.5km,河面两岸宽度为11~26m不等。相关单位在污染最为严重的路段设计了约120m的示范段工程。
对于此工程项目,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完成污染最为严重段断面达标整治工程。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使用了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以及相关的微生物技术,建设了生态浮岛,合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了水中污染物的含量,最终改善了河道水质,实现了生态修复和河道治理工作的目标。
案例二:里水河位于我国的佛山市里水镇,该河目标铺设浮床段长约1000m,沿两岸铺设。
对于此工程项目的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相关单位主要应用了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以及生态护坡修复技术,有效改善了河道两岸的环境,利用植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吸附,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抑制藻类、水葫芦等的爆发性生长,在提高水质的同时也美化了生态环境。
这些都是我国比较成功的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工程案例。
结束语
河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是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关键内容,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增加对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投入,结合当前城市河道污染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修复技术和治理措施,最终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温仲凯,田红苓,黄金娥.城市河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1):86-88.
[2]卢新平.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1):118-120.
[3]许方川.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