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3期   作者:费玉艳 熊秋萍 张燕
[导读]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产科范围内
        费玉艳 熊秋萍  张燕
        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  200062
        【摘要】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产科范围内,以2020年1-6月为时间节点,选取产妇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A组27例行传统护理,B组23例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在产后2周时,对比两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B组抚触、臀部护理、沐浴、脐部护理、母乳喂养、体能训练、产后营养等知识与技能掌握例数均多于A组(P<0.05)。结论 将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能增强其母婴保健知识与技能,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产科;母婴床旁护理;生活质量
        母婴床旁护理实际就是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模式,此模式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原则,通过构建优质且合理的服务流程,为母婴健康提供切实保障。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工作当中,能够为婴儿、产妇及家庭提供更为全面且富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母婴床旁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健康宣教、抚触、新生儿沐浴及疾病筛查等,在护理中让产妇对护士的护理行为进行全面监督。为了剖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本院产科接收的50例产妇,实施此种护理模式,评定其效果与价值,现就此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1-6月间,选取本院产科接收的产妇,共计50例,将其分成两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27例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35岁,平均(25.74±2.71)岁;最短孕周29周,最大42周,平均(37.52±0.73)周。B组23例中,年龄22~34(25.68±2.69)岁;孕周29~42(37.47±0.70)周。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比对,并未发现突出差异(P>0.05)。
1.2方法
1.2.1A组
        开展传统护理,即由护士在新生儿室为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并在新生儿浴室完成沐浴抚触、脐带消毒等护理工作。护士将事先准备好的宣教资料发放给产妇,并组织其开展产后知识学习及技能、技巧掌握等。
1.2.2B组
        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干预:(1)强化护士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分娩知识培训。针对产科护士,应积极提升自己的执业技能与工作素养,增强职业责任心,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持续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知识及专业护理知识等;另外,定期开展分娩知识培训,使自己的护理行为与要求更加相符。围绕产妇强化健康知识教育,将分娩知识讲解于产妇及家属,并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工作中所需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增强产妇与新生儿的护理舒适度。在母婴床旁护理中,与产妇及其家属的合理要求相结合,为其提供更为人性化且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2)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在护理时,在征求、询问产妇及家属的相关意见后,为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预防接种等。在产后,叮嘱产妇做好保洁工作,并为其提供合理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在床旁为产妇进行各部位的护理,如皮肤、切口、腹部及乳房等。在护理过程中,对子宫复旧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为产妇提供体能训练方面的指导,并对产妇在母乳喂养中的错误做法予以纠正。护士将产后营养等内容讲解于产妇,并围绕相关内容做好操作演示工作。(3)新生儿护理。在新生儿出生后第2d,为其沐浴,24h内进行预防接种,之后每日进行智护训练指导及洗澡抚触等。第3d开展床边疾病筛查,每日做好床旁健康宣教等。
1.3观察指标
        在产后2周内,将自制护理情况调查问卷发放给产妇,护士围绕抚触、臀部护理、沐浴、脐部护理、母乳喂养、体能训练、产后营养等内容,开展调查与评定;共发放问卷50份,均成功收回,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处理各项数据,针对计量资料,用X2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明显,则由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B组抚触、臀部护理、沐浴、脐部护理、母乳喂养、体能训练、产后营养等知识与技能掌握例数与A组相比,均显著偏多(P<0.05),见表1。

3.讨论
        伴随当今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为社会医学模式,现代护理活动在此背景下,持续拓展,且不断延伸至家庭、社会等领域。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单纯开展健康教育,已难以较好的满足当今的护理发展需要,需积极向产妇提供母婴床旁护理,这样才能帮助产妇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其产后生活质量的提高[2]。针对母婴床旁护理而言,实为一种较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此护理的应用,能为产妇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切实保障[3]。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开展,能够帮助产妇选择母乳喂养,促进其健康知识及自我保健水平的提升;此外,还能强化其自我保护能力,满足各种需求,掌握更多知识,给予新生儿更多、更好照护;还需要指出的是,母婴床旁护理还能帮助产妇解决各种问题,给予更具针对性且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如产后营养、母乳喂养、体能训练、臀部护理及脐部护理、抚触等[4]。在此护理模式中,能够帮助产妇更快转变角色,更好的投身于新生儿的照护当中。经本文研究结果可知,B组母乳喂养、臀部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率均高于采用传统护理的A组。提示母婴床旁护理更适用于产科护理,能帮助其丰富相关知识,强化护理技能。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达到提高其母婴保健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因而值得应用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钟金慧, 邓秋艳, 许爱娣,等.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10):147-150.
[2]徐明哲. 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21):170-171.
[3]杨佳彤.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况和舒适度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1(23):3227-3229.
[4]董秀华.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28(26):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