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3期   作者:陈大琳
[导读]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陈大琳
        马鞍山十七冶医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进行发作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肺功能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出院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情况更佳,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有效患者肺功能指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护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为慢阻肺,是慢性支气管炎或是其他慢性肺部疾病的一种并发症,属于呼吸内科病症,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该病症大多是因功能性肺功能衰竭而引发的,发病时表现为呼吸困难,情绪烦躁等,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临床中,常通过综合疗法改善患者气促、咳嗽等症状。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病情会出现恶化。因此,此阶段需要采取对患者进行严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则主要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进行发作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23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64±4.43)岁。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73±4.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以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均为自愿参加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若患者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应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与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病情与生命体征观察,遵医嘱用药,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心电护理。患者入院后需全程进行心电护理,以此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律变化情况,可动态了解患者缺氧情况的是否改善,便于及时发现心律异常状况并进行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采取合理处理措施。(2)氧疗护理。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呼吸节奏、口唇、四肢末梢颜色、意识形态及心律、血压状况。若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增加吸氧浓度,则应注意呼吸兴奋剂的滴速,或是密切关注呼吸机通气压力。(3)健康指导。针对性健康指导主要可分为两方面。其一,指导患者使用缩唇加压腹式呼吸法。患者需保持端坐位或半卧位,护理人员于患者右侧,左手放于患者胸部,右手放于患者腹部,患者需配合缩唇、收腹,用口慢慢呼气,尽力将肺部气体呼出,呼出后尽力用鼻吸气,挺腹,并保持胸部不动,且呼气吸气所用时间比例为2:1.其二,在患者非睡眠时间时,每隔0.5-1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并且,护理人员需要用右空心掌以适当力度从患者背部自上而下、自外至内拍打,频率应控制在100-120次/分,时间控制在3-5分钟。(4)心理护理。受到长时间病程的影响,患者大多态度较为消极,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进行不良情绪的排解,并想患者讲解病情成因、治疗方法等相关内容,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5)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消毒,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经常通风,保证室内湿度、温度适宜。同时应减少病房人员流动,急性期患者需保证一人一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的肺功能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前的FEV1、FEV1/FVC情况。可知,两组患者入院时肺功能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出院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情况更佳,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详细如表1:

        3 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一种气道受阻不完全可逆的肺部疾病。患有此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气短症状[1]。急性期患者在临床中常帮友生理、心理双重不适感[2]。因此,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合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仅适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肺功能差异不明显(P>0.05),但护理后FEV1、FEV1/FVC情况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针对性护理的实施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系统、细致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心电护理、氧疗护理、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使治疗进程顺利开展、治疗效果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急性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证,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婷.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依从性的作用探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A01):543-543.
        [2]罗海燕.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作用研究[J]. 医药前沿, 2019, 009(019):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