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艳 谢天珍 李曼 陈艳 罗兰 汤浪通讯作者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3
摘要:目前针对患者降低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在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管道安全规范管理,控制输液速率,科学用药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抑制感染率,促进早期康复。
关键词:细节护理干预;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效果;分析
感染性休克是威胁生命安全的常见危重症,报道显示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尤其是对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目前已有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报道,但仍未形成统一认识。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危重症医学会(ACCP/SCCM)推荐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者;(2)合并有恶性肿瘤者;(3)既往有精神病史、合并有代谢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以发生死亡为不良预后,将50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0例)和预后良好组(40例)。
1.2方法记录不良预后发生率,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既往病史。临床诊治指标包括治疗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及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实验室指标包括血乳酸清除率、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血肌酐(CRE)、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B型利钠肽(BNP)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50例患者中死亡10例,死亡率20.0%,为预后不良组,另40例为预后良好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既往病史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 治疗时间较预后良好组患者显著缩短,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乳酸清除率、血小板计数及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CRE、cTnⅠ及BNP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单因素分析将卡方与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单因素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清除率、白蛋白水平、CRE、cTnⅠ及BNP与感染性休克伴高乳酸水平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2.5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nⅠ及BNP是感染性休克合并高乳酸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乳酸清除率和白蛋白水平是其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
3讨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时刻处于生命危险中,因此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改善疾病状况,促进疾病恢复。综合性护理干预不同于传统护理方式,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如心理护理、运动护理、无菌护理、抗感染护理等,是一种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监测生命体征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进展状况,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病房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被褥勤换洗,患者所有使用物品都需进行消毒,房间进行空气净化处理。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尽量满足其身心需求,指导家属全力配合,共同监护患者情况,要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身体康复。
感染性休克主要指全身性感染引起的以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心输出量与低外周血管阻力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临床针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从损伤出现即可开始,在进行对症纠正治疗的时候不仅要控制感染源,还要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除此之外,早期容量复苏、给氧、机体炎症调节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也是必不可少治疗措施。因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较危重且病情进展迅速,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确保其在最早接触患者时即可正确评估病情并果断采取有效急救护理,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而救治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传统常规护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且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各方面护理需求,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涵盖患者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护理内容,可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侯世峰等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可以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炎症状态,促进预后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相比常规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利于预后恢复。
4结语
综上所述,对 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控制疾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晏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效果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5):154-155.
[2]黄海萍,赵海珠,何美青,郑谊.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的综合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5):66-68.
[3]俞建娣,赵伟英,王志娟,俞飞云,楼丹.综合性护理在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2):306-308.
[4]陈颖芳.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02):128-129.
[5]胡彩珍.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3):127.
[6]管晓晓,颜默磊.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03):90-93.
[7]黄群,周凯云.护理干预对预防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97-99.
[8]边竟,郑红梅,熊晓美,冯晓敏,冯慧.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04):42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