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及血糖达标率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3期   作者:陈芝
[导读]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选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2019.06~2020.06区间接收7
        陈芝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149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 南京22204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选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2019.06~2020.06区间接收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研究,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5,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选用循证护理),统计两组血糖达标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SDS(30.25±1.52分)、SAS(29.42±1.41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值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57%),统计值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明显提升血糖达标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糖尿病;血糖达标率;心理状态

        随着人口老年化进展的加快,近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增加,且多见于老年人群,临床认为遗传、环境、饮食为诱发该病关键,早期以多尿、多饮、多食等为临床症状,及早治疗是控制病情关键。药物为控制血糖水平关键,但该病无法治愈,因此患者需长期用药,部分患者因认知不足、依从性下降等导致血糖不达标,基于此需展开护理干预[1]。本文选择2019.06~2020.06区间接收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研究,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选自2019.06~2020.06区间,按1:1比例分为2组。观察组35例中男/女=21/14,年龄均值(71.46±4.34)岁;病程均值(7.52±1.36)年。对照组35例中男/女=22/13,年龄均值(71.82±4.34)岁;病程均值(7.54±1.41)年,数据统计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遵循科室制度、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及血糖监测、记录指导,同时告知其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病情影响,叮嘱其生活中加强饮食及行为控制,提高血糖控制率。
        循证护理:(1)循证问题: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基础资料明确护理问题,例如:如何缓解其负性情绪?如何控制血糖水平?(2)循证支持:经知网、万方等查阅资料明确出现负性情绪原因,如何科学控制血糖,而后给予其针对性干预措施。(3)循证应用:①心理干预:老年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少,且对治疗存在错误认知,护理人员需详细为其讲解“糖尿病”发病原因、危害、治疗等,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其次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疾病控制效果影响,同时指导其掌握自我情绪管控方法。②生活指导:老年人身体质量较差,基于此护理人员需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还需定时通风、散热,做好清洁工作,而后为其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其次鼓励患者在生活中进行适量有氧运动,以促进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2]。③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减少含糖食物进食量,还需注意营养搭配,多进食蛋白质丰富肉类、蛋类;其次戒烟、戒酒,禁食大豆、豆制品,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在晚7:00后进食。④用药指导:为患者讲解各药物禁忌证,结合患者身体情况、病情等选择针对性药物治疗,叮嘱其遵医嘱正确用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而后观察其用药反应,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处理。同时叮嘱其做好血糖监测、记录,以便医师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血糖达标率。
        ②参考SDS、SAS量表评价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3]。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统计血糖达标率
        观察组:血糖达标35例、占比100.00%;对照组:血糖达标31例、占比88.5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4.2424,P=0.0394。
2.2统计两组心理状态
        观察组SDS(30.25±1.52分)、SAS(29.42±1.41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疾病,若控制不理想可引起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肾病等并发症,影响其身心健康程度。药物为控制血糖主要方案,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近年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被应用在糖尿病控制中,且治疗时辅助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既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亦可提高血糖控制率[4]。
        经对比,观察组血糖达标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57%,SDS(30.25±1.52分)、SAS(29.42±1.41分)低于对照组,证实循证护理在控制血糖水平中发挥积极作用,分析:(1)常规护理内容较笼统且护理措施不明确,无法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方案,导致患者满意度较低,严重时可影响社会对医院服务态度的评价。(2)循证护理以循证医学为支撑,通过明确循证问题、查找循证支持等寻找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后检索资料优化研究设计方案,结合患者病情、年龄等展开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满意度,再者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各措施的实施以患者心理特点、病情特点为参考,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高护理实施科学性、有效性,从各方面入手满足患者认知需求及身心需求。
        综上,循证护理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中效果显著,亦可改善其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兰红霞,黄月英,莫朝媚,等.探讨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在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033(005):592-593.
[2]ZHANGMengxing,ZHOUYingfeng,ZHONGJie,等.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整合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054(001):104-113.
[3]汪梅,郭宇飞,张娟.早期乳腺癌手术方案、循证护理对策对血清VCAM-1水平和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8,038(012):2859-2861.
[4]王静,刘梅娟.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0z1):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