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亮(通讯作者) 王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目的:剖析探讨急诊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纳选时间,选取急诊科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急诊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44例,评价对比两组取得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心功能LEVF(58.25±3.59)%、6-MWT(439.48±42.01)分、BNP(541.18±121.94)ng/L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案选择中,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中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危险极高、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病症,急诊救治中不仅需要为患者及时开通冠状动脉,帮助改善患者的冠状血液灌注,以降低心肌坏死的程度,同时急诊救治中还需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干预,以控制患者病情恶化,在这些举措干预在基础上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是保障整体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为观察组入选的急诊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施以急诊循证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结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6月-2020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纳选时间,选取急诊科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急诊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44例。本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③患者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患者在交流、沟通方面有明显的障碍;②具有脑科类疾病的患者;③患者存在服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物史、酗酒史、药物依赖史。对照组男女患者占比56.81%:43.19%,最小年龄值56岁,最大年龄值67岁,均量值(59.14±3.23)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占比59.09%:40.91%,最小年龄值55岁,最大年龄值69岁,均量值(59.27±3.45)岁;将入选患者基础资料数据输入SPSS20.0系统分析可见p值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即为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配合医生为患者展开急救,纠正患者冠动脉供血不足现象,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观察组:(1)组建急诊循证护理团队。队长为护士长,1名,队员为护士,6名。组长借助文献搜索工具,搜索“急诊;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关键词,并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组员需对入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结合文献、病情发展、治疗方案特点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等相关情况,对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措施进行循证,对影响其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展开分析。定时组织循证护理团队参与循证理念及开展方法培训,同时将培训成绩纳入小组成员的绩效考核内。每周展开2次循证培训,每次时间在30min~1h之间,各项考试均合格者,可参与本次研究护理工作。(2)实施健康宣教护理:检索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宣教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明确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宣教的目的及具有操作,结合科研结论、患者愿望及临床经验,获取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宣教的相关证据,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制定健康宣教临床护理决策。(3)心理循证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并检索影响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期望,为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解疑答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弱患者的焦虑、担忧及畏惧等心理。
1.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心功能评价含左室射血分数(LEVF)、6min步行实验距离(6-MWT)及血浆脑利钠肽(BNP);应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评价维度含社会关系、心理领域、日常生活能力及生理领域等,最高分值为100分,患者得分与其生活质量水平为正相关。量表Cronbach′sα系数在0.65至0.95之间,重测信度为0.82。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之中应用的软件为SPSS20.0,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导入和处理从而获取相应的计算结果,计数以%的形式显示,并在X2检验之后,正负差计量数据用±s表示,经t检验,当P值小于0.05可表示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
2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LEVF(58.25±3.59)%、6-MWT(439.48±42.01)分、BNP(541.18±121.94)ng/L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渐提升并出现趋于年轻化发展趋势,同时心力衰竭在心脏循环障碍的影响下发生,静脉血瘀、动脉血流不足引起的心脏循环障碍,通常发生在心脏病晚期,肺水肿及呼吸困难为最常见临床症状,同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临床症状,患者猝死风险将大幅度上升,使人们不仅高度关注其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对其急诊护理干预措施也投以高度的关注。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见:接受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LEVF、6-MWT、BNP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现明显差异性;与程丽[2]等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急诊循证护理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具有突出表现,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重点推广护理措施。但本研究还存在着样本纳选范围小及研究探索的指标较为单一的缺陷,为进一步证实持续心理护理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下一步的研究应该扩大样本纳选范围并进行多个指标探析,使研究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小冬.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和满意度观察[J]. 家庭医药, 2018, 000(008):186.
[2]程丽.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08):203-204.
作者简介:姓名:李富亮(1987.06.25),性别:男,籍贯:广东省和平县,学历:本科,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有职称: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