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3期   作者:闵燕萍 张蓉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闵燕萍  张蓉通讯作者
        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201206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以及自我保健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自我保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老年人健康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水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健康行为;自我保健能力

        老年患者会因为自身器官逐渐老化,其机体形态和功能逐渐衰退而发生退行性病变,如:白内障、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同时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发病起来不仅病程时间漫长,恢复速度也很缓慢。针对于老年人,一旦患病,病情会比较重,可能会进一步涉及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个系统共同患病。加之老年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不足,可能会阻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疾病的转归。有研究表明[1],通过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极强的效果,可减少跌倒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依从性。因此,本研究对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54岁,平均年龄在(65.3±0.4)岁;高血压患者14例、糖尿病患者1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在(66.4±0.3)岁;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指导、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以及观察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措施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内容为:①社区医务人员需组织本组患者定期(周二)一起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老年慢性疾病的发展规律,提升他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尽可能的深入到老年患者的家庭中进行卫生健康知识教育,编制老年慢性疾病知识手册,组织培训讲座,使其快速掌握健康自我保健知识。②社区医务人员需叮嘱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适量摄入鱼、虾等蛋白质食物,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禁烟酒,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多餐,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排便通畅。同时告知合理饮食对疾病治疗的好处。③社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对各类药物服药后的吸收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的确切掌握和熟悉,并教会其正确预防和急救措施。④由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时间长,且老年患者自身素质不高,病情易反复,所以焦虑和抑郁在老年患者中常常产生。社区医务人员需做到定时电话回访与慰问,多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予以更多的关心和体贴。针对患者的主要心理因素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坚持治疗的决心。⑤老年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做操等。
        社区医务人员在患者运动前需告知注意事项:第一,气候太冷或太热不宜运动。第二,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不宜剧烈,控制好运动的活动强度。第三,不在饥饿或饱餐后运动。第四,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有家属陪护,以此观察有无有胸闷、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的症状出现。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测定并记录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后健康行为评分[2]以及自我保健能力评分[3]情况。其中健康行为评价量表包括:健康责任、人际关系、营养、运动、压力管理、自我实现这6各维度组成,各条目采用1-4级评分表示,总分52-208分,得分越高,其健康行为越良好;自我保健能力评价量表包括:运动管理、疾病观察、卫生管理、饮食管理等,采用两级评分表示,总分0-37分,分数越高,则保健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自我保健能力评分计量资料(t)分别进行对比,用分别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健康责任(120.59±13.5)、人际关系(120.13±15.3)、营养(120.56±15.8)、运动(118.56±14.8)、压力管理(191.73±15.8)、自我实现(194.56±16.8);对照组健康责任(93.36±7.8)、人际关系(91.89±14.8)、营养(94.66±8.8)、运动(101.56±4.8)、压力管理(91.72±7.8)、自我实现(86.55±4.8)。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6、8.390、9.057、6.910、35.897、82.071;P<0.05).
2.2两组保健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运动管理(26.59±4.1)、疾病观察(27.86±4.3)、卫生管理(28.69±4.2)、饮食管理(26.87±3.7);对照组运动管理(18.69±3.5)、疾病观察(17.98±3.6)、卫生管理(20.33±2.8)、饮食管理(19.62±3.1)。两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9、11.142、10.475、9.499;P<0.05)
3讨论
        老年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调控能力会下降,从而出现各种慢性病患病率高、并发症增多、康复时间慢、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4]。由此,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变化,会加重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进而严重影响其身心的健康。
        本研究通过予以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在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等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宣教和指导,可有效改善其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患者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成效[5]。心理疏导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予以患者支持、关心、理解、关爱,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避免产生消极、低沉的心理,维持乐观、积极的心态[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后,其健康行为评分及自我保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予以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升,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崔华蔚, 毕延美, 杜雪红. 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12):327.
[2]卓波, 宋传德, 关磊,等. 健康行为评价指标的探讨[J]. 中国健康教育, 1993(12).
[3]化前珍. 老年护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李淑华.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 2018(2):152-154.
[5] 黄玉琴.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34):185-187.
[6]方灵红.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