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3期   作者: 陆干丽 赵晓莹 陈诺 周庭瑞
[导读] 目的:研究并讨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陆干丽  赵晓莹   陈诺  周庭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研究并讨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依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患者6个月后患者血浆BNP(脑钠肽),心脏超声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生存率。结果:经护理后可知,研究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及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效开展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心功能,并调节其血压及血容量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
        冠心病在老年群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多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导致出现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在出现心肌梗死症状后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尽可能减少心肌梗死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需对其开展更为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1]。针对上述问题,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将预见性护理作为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护理模式,并对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心功能等指标改善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依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70.6±4.9岁)和研究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62-79岁之间,平均年龄70.1±4.6岁),上述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及吸氧管理,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之间。
        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预见性护理,该护理内容包括:
        ①以护士长为核心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翻阅患者既往病史及一般资料,对患者个体情况及偏好有所了解,初步制定计划,经小组成员讨论并一致同意后开展相关护理,护理计划应从患者吸氧、饮食、情志、室内预防等方面实施。
        ②吸氧护理:在患者采取滴定吸氧时需持续性监测血氧饱和度,适当调节鼻导管氧流量,以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4%-98%,若患者在吸氧时出现CO2潴留,则需每30min逐渐降低吸氧流,以保持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2%之间。
        ③饮食护理:严重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应以清淡多营养为主,因此在制定患者食谱时多选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热量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食食物等),同时建议患者少食多餐。


        ④心理护理:通常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的相关常识,同时出现胸口疼痛等缘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收治患者后需对其开展相关心理护理,通过积极开展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通过激励和列举以往成功案例的方式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从而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⑤预防护理:在患者病情较平稳的时候,通过宣教的方式让患者知晓在发病过程中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急救,保持导管室相对安静卫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除颤器、心脏起搏器以及相关急救用药。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监管,出院后对其进行1周/次的随访,对患者居家自信护理情况进行评估,并要求其于治疗后6个月前往医院接受复查。
1.3 疗效标准
     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浆BNP、LVEF水平以及6个月后患者存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患者血浆BNP及LVEF水平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存活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n=40)经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为(76.34±5.72)Pg/mL,LVEF水平为(67.98±7.76)%,上述患者均得以存活,生存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n=40)血浆BNP及LVEF水平分别为(87.16±6.31)Pg/mL、(53.64±3.57)%,其中存活患者有35例,存活率为87.50%。经组间对比患者差异显著(t=8.035、10.618,P=0.001、0.001);(χ2=5.333,P=0.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致使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大多缺乏有关冠心病治疗及护理的常识,不正确的调理方式最终并发重症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考虑到重症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严重等问题,常规护理模式难以在冠心病患者进展期开展有效的管理,故需要采取更为有效和细致的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长治疗周期疾病的护理措施,通过收集患者既往病史和一般资料确定护理方向,并在患者症状较为平稳的阶段从吸氧、饮食、情志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心理素质和依从性,进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通过本次护理结果可知,采用预见性护理的研究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及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有效开展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心功能,并调节其血压及血容量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李珊.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初探[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1):68-70.
[2] 彭福娟.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心理月刊,2018,13(08):123.
[3] 高松柏.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7):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