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北京 100035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失眠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干预时间为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风后失眠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中药熏洗 穴位按摩 中风 失眠 护理干预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中风作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患病后残存有各种功能障碍,其中以失眠最为常见,中风后失眠除了引起精神心理失调,还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我科对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取得了较好地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我科住院的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1-79岁,失眠时间1-12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0岁,失眠时间2-12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失眠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1)病室清洁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音。(2)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指导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3)白天适当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劳逸结合,有助于晚上的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睡前避免饮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饮料,睡前半小时可以喝杯牛奶助眠。(5)播放自然舒缓放松的音乐,使患者的精神得到松弛和愉悦。(6)护士在进行治疗及护理时做到“四轻”,在睡眠期间采取护理措施时,尽量集中进行,将噪音降至最低。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1)中药熏洗:将我院自制中药熏洗药液由独活,鸡血藤,没药,当归,红花等中药煎煮而成,每日临睡前给予中药熏洗,先将熏洗液加热水放入泡脚桶中,测试温度保持在43-46°之间对准双足及双下肢进行熏蒸,用治疗巾盖住熏蒸部位,待温度下降至38-40°时嘱患者将双足浸泡于药液中,注意为患者保暖,时间为20-30分钟,过程中如遇水温下降及时添加热水,及时测温度,防止烫伤,结束后及时擦干双足皮肤。(2)穴位按摩:遵医嘱选穴:百会,风池,太阳,印堂,涌泉等穴进行按摩,每日一次,每个穴位按摩1分钟。
2.效果观察
2.1疗效标准
参照《新药临床研究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制定。近期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时间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2.2疗效分析
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
对照组:治愈10例; 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影响程度较大为精神方面,部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等功能性疾病。现阶段临床常用治疗措施为中医措施干预,能取得满意地效果,相关研究表明[2]对失眠患者开展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措施干预,利于疾病后续康复。
本文研究表明,对中风后失眠患者予以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文献参考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
[2]曾洋洋,蒋运兰,周香得,等.耳穴埋豆对冠心病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16):192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