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血液透析的146例病人。双盲法分成各73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降低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血液透析效果,这一护理模式值得推荐。
【关键词】临床护理;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最普遍的肾脏代替治疗方式之一。肾衰竭患者难以有效代谢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等物质,须通过血液透析将其排出体外,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1]。人造血管可反复穿刺,有血流量大、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但内瘘并发症问题较为突出。若不加强护理干预则会降低内瘘功能[2]。本研究观察临床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血液透析的146例病人。双盲法分成各73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38例,女35例,年龄38-73岁,平均56.79±2.65岁。观察组男37例,女36例,年龄33-75岁,平均57.52±2.44岁。两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发放宣教手册,血透期间针对内瘘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如下:
1.2.1 人造血管内瘘护理
建立内瘘前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讲解内瘘建立方法,内瘘的作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不适感等等。建立内瘘后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并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日常护理方法,强调注意个人卫生等等。
1.2.2 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
患者在手术后应当适当抬高术肢,保护好上肢,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需在术后6至8周后新内膜成熟且术肢肿胀消退时使用。内瘘穿刺工作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护士进行,确保穿刺成功。穿刺过程中护士需掌握血管的位置和走向。穿刺结束后固定好穿刺针、置管等,血透期间观察穿刺位置的状况。
1.2.3 并发症护理
穿刺成功后密切监护患者的体征、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安排听诊工作,血透期间监听内痿杂音。若杂音减弱或消失表示有血栓形成,除及时处理。血透期间监测静脉压力,通过观察血液流动力学变化评估是否出现内痿狭窄,一旦发生需采取球囊扩张术治疗。定期检查内痿状况,避免多次在同一位置穿刺,强化日常护理。血透前后测量病人体温,若体温升高表示患者存在感染风险,应当对内瘘处皮肤进一步观察,积极防治感染。
1.2.4 延续性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等方式联系出院患者,予以院外支持。定期发送微信推文指导病人在饮食、个人卫生、活动等方面注意事项。患者有问题提出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解答。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发生率=发生例数/病患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发生率0.00%。对照组有1例出血、1例感染、1例血栓、2例内痿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6.85%。两组比较χ2=5.177,P=0.023。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KD患者自身肾脏功能衰退,难以将毒素、废物清除,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原理将体内代谢物清除,是最常见治疗方法之一。人工内瘘相比自体内瘘而言并发症风险更高,内瘘条件影响其寿命以及血液透析质量。
降低人工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延长其寿命,导致并发症危险因素较多,需加强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从患者入院后积极开展护理工作,直至病人出院后,该护理方式有计划性,避免了盲目开展护理工作[3]。护理人员主动展开护理活动,无需等待医生指示,同过主动护理掌控并发症风险因素。该护理模式不但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在并发症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降低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血液透析效果,这一护理模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罗琼.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44):111,118.
[2]杨丽, 李艳鹤, 董桂英. 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07):87-89.
[3]朱慧山. 细节优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19(04):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