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丁回乡
[导读] 运用隐性分层教学是提高初中生数学教学具体针对性与多元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对初中生数学思维、数学精神、学习习惯及实践探究能力等产生深远影响。

厦门市柑岭中学 丁回乡

摘要:运用隐性分层教学是提高初中生数学教学具体针对性与多元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对初中生数学思维、数学精神、学习习惯及实践探究能力等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可靠合理的新策略来提高其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策略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地处城镇之交的工业区,外来人口较多,不同学生数学基础落差较大,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当又存在许多差距。如今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热点在于如何通过改善农村初中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在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不断的探究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成绩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老师应制定难易度不同的教学目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数形转化、数据分析及逻辑推理等方面的专题测试,根据专题测试成绩来综合评估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参考评估结果及学生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将所有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数学学习小组,根据小组整体特征来确定确定其学习目标。同时,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现阶段学习目标而努力认真的学习,与他们共同分析其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步或退步,增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鼓励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不足的寻找相应的对策,给他们相应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及时给予学法指导从而逐渐实现了他们对数学学习态度从敷衍厌恶到认真积极的转变,对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内动力等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为自己进入更高的目标。
        二、课前预习分层
        老师根据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及自学探究鞥能力等来确定难易度不同的课前预习任务,比如,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较好的初中生可以设计难度较大的开放探究性预习任务,概括其预习的心得体会;对于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则以阅读理解数学教材知识为主,并指明课前预习的方法与方向目标。老师则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其课前预习成果。例如,在预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设计以班级学生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调研任务,比如调查本班同学喜欢水果种类,要求所有初中生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整体统计,按照数量多少来对其兴趣爱好进行排列,这一任务较为简单,要求班级内所有学都要完成对于能力较强的初中生可以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收集整理本年级学生兴趣爱好,概括初中生兴趣爱好特点,有效提高了初中生数学实践运用能力。同时针对目前中考的趋势,《统计》是必考内容,在中考总复习时对常考的类型进行课前预习如下1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持续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得到了较大改善.为了调查学生是否完全了解关于雾霾天气的知识,某一学校针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方法,并将最终结果分为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等4个等级.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三种统计图表:

                  (4)调查结果表明,该学校准备举办知识竞赛探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关于雾霾有关知识,竞赛要求选取处于“非常了解”模块中的小明和小红两名同学中的一人参加竞赛,并由游戏确定参加人员,游戏规则为:在不透明的袋子中放置4个完全相同的标为1,2,3,4的乒乓球,震荡均匀后,要求小明和小红中一人随即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由另一名同学在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如果小明和小红摸出两球数字和为奇数,则小明参加竞赛,否则小红参加竞赛,请使用列表法或是树状图法表明此游戏规则是否完全公平公正?
        三、教学内容分层
        老师按照难易度不同的原则将数学教材知识点划分为基础、难点及拓展等不同类型,将其与初中生当前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了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理解认知能力的吻合性.例如1,在学习《几何图形起步》相关知识时,数学理解认知能力有限的初中生重点学习几何图形的类型及性质,掌握直线、射线及线段的差异;让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的初中生在掌握几何图形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几何图形面积周长计算方法,分析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鼓励初中生自主研究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2

(4)如图①,如图②,如图③,你能找出 D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明理由。
        通过3个小题,层层深入,多个知识点的应用,这既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性及高效性,也避免因教学内容难度太大而打击部分初中生数学学习自信心[1]。
        四、作业分层
        以往数学课后作业以锻炼初中生数学解题及数学定义规律运用能力为目标,于是给所有的初中生布置大量且相同的数学练习题,虽然这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及数学考试成绩,但是也容易造成初中生解题思路与数学思维的固化,导致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及自主探究能力的下降,削弱了课后作业检查复习与巩固提升的作用。同时,数学能力较强的初中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的完成课后作业,但是数学能力较低的初中生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课后作业,且其课后作业的正确率也不高,很容易让初中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拒不完成作业。老师应根据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做题速度等来确定其作业形式、作业难度及作业量。例如,在中考前的专题复习中,用下列的

              

        这些都是中考必考的类型,要求所有人必须过关,同时通过稍微变形,努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如图3,在菱形ABCD中,∠A=600,点P为AB边上一点,点Q为BC边上一点.
        (1)求证:△BDQ≌△ADP;(2)已知AD=3,AP=2,求cos∠BPQ的值(结果保留根号).
        3.如图4, AB=BC=CD=AD=BD=2,E、F分别是边AD,CD上的两动点,且满足AE+CF=2.
        (1)求证:△BDE≌△BCF;
        (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
        通过复习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得到巩固所复习知识点应用,同时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努力提高学有余力的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五、考核内容分层
        以往数学考核方式以笔试测试为主,所有学生数学测试时间、方式及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而老师也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唯一判定标准,无形之中造成了考核方法的单一性及考核结果的不准确性,因此,老师应调整考核方法、规则及标准,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纵向考核。同时,老师还应对学生数学活动具体表现进行打分,将其作为数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标准,从而提高了其考核模式的灵活科学性及考核结果的正确性。比如,老师将数学测试卷划分为A、B、C等级,不同小组学生做不同难度的数学试卷,提高了数学考试难度的差异性,更能准确合理的确定每一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通过题目不变、题型改变的方式来提高数学试卷难度的差异
        所以改变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隐性分层教学对深化初中生数学素质教育改革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目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课后作业等的分层,特别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最为重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为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降低低分率做了比较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颜金钟.试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3):83-83.
[2]沈新华.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04):200-201.
[3]王芳. 试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 考试周刊, 2019, 000(050):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