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康益玲
[导读] 初中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木格中学     康益玲   526348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本文阐述了作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这意味着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去落实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用我们的情感、智慧和思想去构建和谐的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探究者,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的过程。这样学生会更加大胆地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使学生获得主动参与的乐趣,让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也会增加,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能够活起来。?
        二、建立正确物理情景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走向社会.物理教学的目的要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很多物理现象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创设一些情景,不但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激发兴趣,而且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过程中,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学生就会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创设物理情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利用生活情景创设;利用实验情创设景;利用社会科技热点,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歌曲、诗词,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
        三、重视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
        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要求老师把课堂设计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用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来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和同学一起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并能大胆上讲台展示成果)。


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新奇,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让他们觉得正在学习的东西很有趣,又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展现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魅力;让他们在任务完成后,收获成功的喜悦。虽然探究学习方式会比较耗时,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很深刻。这样的课堂,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就会把相关的问题和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物理模型建立
        自然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根据这条原则,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试图把复杂的问题理想化,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方面,转成比较简单的问题,或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像这样只考虑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的简化了的问题,就是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不仅把复杂的问题化解为比较简单的问题,更向学生宣扬科学家们那种大胆联想,勇于构建物理模型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家们为人类、为科学寻求真理的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唤起学生们对建模意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提问要给学生思考空间
        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师要相信学生,避免用自己的思维去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共同讨论,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遨游,展现出学生智慧的成果。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在学生的探究中他们也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从而促进学生通过沟通形成共识。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有兴趣进行知识的探究,教师不要不敢放手,要通过他们的理解来让学生成长。
        六、用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还要关注他们在物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即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并通过鼓励和表扬调动学生潜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当教师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学生时就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充满自信,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能够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充分参与活动,而且整节课几乎不需要教师去组织教学,大大提高的教学效率。?
  学生分析与解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反复训练,不断坚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才能消除学生怕学物理的心理,才能喜欢物理,才能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巫亚珍.初步探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D].苏州大学, 2008.??
[2]王言利.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