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 王文妍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王文妍
[导读]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学习语言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就是幼儿期。

甘肃省渭源县会川幼儿园     王文妍  748201

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学习语言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就是幼儿期。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属于相对敏感时期,幼儿在这一时间段进行语言学习,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抓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不断拓展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提高。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语言思维
        引言: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幼儿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发育的阶段,通过学前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其语言思维能力能够让幼儿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语言思维能力会影响到幼儿的方方面面,这也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业余时间内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化学前教育的效果,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保证学前教育的合理性与全面性。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在学前教育中对学龄前儿童的意义
        (一)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意义。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来说,其不仅仅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同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也较快,所以这一时期的幼儿往往喜欢对教师、家长说话的方式进行模仿,如果能够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就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体来说,在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其认知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身心的健康发展能够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为了对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多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对以后的语文学科起到帮助作用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幼儿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不断学习更多的词汇知识,而幼儿所处的阶段学习能力很强,在这一阶段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能够为幼儿日后更好地学习语文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语言这门学科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然后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动物,并提问这种动物是怎么叫的,这不但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幼儿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多,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够得到提升.二、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提高幼儿语言综合素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渠道就是家长以及学校的老师,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在这一阶段其具有很强的语言天赋,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家长与教师就要意识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让幼儿能够耳濡目染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语言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通过游戏活动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表达,多数幼儿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由于语言能力的发展限制了表达,所以导致幼儿的所思所想无法得到正确的表达,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幼儿失去表达信心,逐渐养成害羞胆怯的心理,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幼儿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表现出最轻松的状态,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来为幼儿提供语言练习的场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大量的交流和互动,进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对幼儿的语感进行训练
        在开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幼儿的语感进行训练,只有训练语感才可以对幼儿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丰富其口语表达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其进步,所以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能够培养幼儿语感的活动。例如让幼儿朗读一些简单的小文章,在幼儿朗读之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并委婉地指出幼儿的不足,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朗读兴趣,还可以提升其自信心,为他们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要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就要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语言训练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自然规律紧密相连,让幼儿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获取相应的知识,从而转化成为自身的语言思维。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引导学生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带有行为动作或者故事情节的图片,而图片上的内容要与幼儿的日常活动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就是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行为动作,教师根据图片上的内容与幼儿进行交谈,从而引发幼儿的交流欲望和语言表达欲望。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聊天,如周六、周日是怎样度过的、有趣的小事等,虽然这些交流的内容都是幼儿的亲身经历,但是有些幼儿会由于自身的表达能力较差以及性格因素,导致幼儿不肯与他人交流,这时教师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这个话题中,先讲述自己周六、周日的活动安排以及自己生活中的琐碎事务,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从而让性格较为内向且不善言辞的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并积极参与到交流互动中。
        结论:综上所述,能否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为更好地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从多个方面做起,对幼儿进行有力的训练,进而增强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言习惯。在业余时间内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化学前教育的效果,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家长来说,其在与自己的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不能够对其自信心进行贬低,而是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尊重,让他们能够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达到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兰.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J].甘肃教育,2019(10):72.
[2]白洁.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学园,2018,11(34):139-140.
[3]翟晓璐.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