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新探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刘晓丽
[导读] 现今我国高考美术教育过于强调机械训练、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发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高等美术招生考试画风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影响了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   刘晓丽  516100

摘要:现今我国高考美术教育过于强调机械训练、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发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高等美术招生考试画风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影响了当今高等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因此,笔者揭示了此类问题对学生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关于解决此类问题的见解,在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考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考;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一、高考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中美术教育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审美能力较弱、对美术未来从事行业认知不清的现象。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老师只注重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思想,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去画,学生只能被迫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然而对于老师来说,没有把自己对美术学习的感悟更加合理的传授给学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学生无法权衡对于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法学习的比重,降低了美术培训的质量。在以往的课堂建设上,只强调灌输式基础教育,课堂建设也都是以临摹普通高考作品、画照片为主,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因此除基本课堂的建设外,辅助课堂显得格外重要,如雕塑课帮助理解形态、ps色彩课帮助快速理解色彩知识。从中可以看出,这种高中美术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美术技法与学习方式没有充分融合。
        二、基于高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方法
        (一)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要改变当前高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老师要具备创新性思维能力,在完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比较方法,发散创新思维。这里的创新性思维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去观察每一个同学的不同状态,在普遍性当中寻找特殊性,去引导学生向不同方向上努力,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准确的努力方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我学习观察,不要一棒子打死,以偏概全,提倡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鼓励大胆创新。第二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散创新思维,大胆运用和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体验不同材料和工具所带来的特殊效果,寻找适合自己准确表达画面的材料和工具,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保留最佳的画面效果,舍弃影响画面的多余的笔触和颜色,在査阅图书的同时去印证创新思维的准确性,已达到快速提升美术技能的效果。第三点是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安排专门的理论学习课、大师经典作品鉴赏课,在节假日利用假期到美术馆进行参观学习,认真学习优秀的素描和色彩作品,尝试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表达到自己画面上,用心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技法问题,通过翻阅学习大师作品来快速有效的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这会让学生一开始的学习起点就会很高。
        (二)改善美术课堂的建设
        在课堂安排上要因专业而异,如素描专业就可以开放雕塑课,通过学生亲自写生实践,把具体事物从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然后进一步认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快速认识和熟记结构在画面表达中的重要性。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把造型意识贯穿到课堂学习当中,而不应该用高考美术套路的想法,去固定模特、固定光源、固定角度,这样概念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观察方法注定也是不准确和不科学的,反而可以随时随地去画,去训练自己的造型能力;同时可以给高考班提供平板电脑进行辅助色彩训练,培训简单的ps颜色搭配,因为在高中认识色彩关系并不充分,这对于美术学习的新生来说,上来就讲色彩这个概念,他们会很生疏,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去画,无也是用素描知识来画色彩,这会导致学生忽略色彩理论知识,因此可以用ps课进行色彩知识的训练,既简单又效地解决问题。而另外的课余时间则是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增加学生见识面,提供给学生正确的艺术方向,让学生自己有足够的空间去想去做,而老师则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传授、去引导、去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面,去引导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材料、大胆鼓励和认可学生的创新思路,这样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同时,自己的想法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可和修正,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欣赏课上,慢慢渗透德育教育
        中国的绘画丰富多彩,那么在很多画作中也饱含着创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与民族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中的欣赏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笔法、色彩的传神外,也渐渐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怀.在给学生欣赏李自建先生的《南京大屠杀》这幅画的时候,除了在画面中所体现的构图与色彩运用上,更让我们震撼的是它所展现的1937年日军在南京进行的暴行,堆积成山的死尸,两个日本军官狰狞的笑容以及他们手中流着中国人献血的屠刀,画面的悲情情怀,无形中唤醒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唤醒了学生们善的本性,将学生们的信念、理想、情怀进行升华。《父亲》这幅画是罗中立先生子1975年的除タ夜看到家附近一位从早到晚叼着旱烟的,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而创作的作品。画面中,干裂的嘴唇、仅剩一颗的门牙、稀疏的胡须、破伤的大手这样的肖像打破了学生们对于肖像画的认知。在视觉的冲击下,教师在旁补充说明,更加加深学生对于这幅画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父母,插放学生父母的照片。现在好多学生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随意挥霍父母给的生活费,通过这种欣赏课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感恩”,这样就更加深了对画面的理解,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结论: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怎样在社会、学校、考试制度中去统筹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我们应该做的,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尤其重要。基于此,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黛娣.重视速写教学 提高美术生高考速写能力[J].求知导刊,2019(33):68-69.
[2]王丹丹.美术高考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3):11-12.
[3]刘海兰.新高考背景下美术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J].美术观察,2019(07):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