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版教材课内文本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赵田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   赵田     2528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我国历史文化背景来看,语文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长盛不衰的支柱,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现在的高中生未来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为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优化语文教学结构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教学
        引言:教材是讲授语文知识内容的参照。近些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国家教育部门反复修订高中语文教材,希望通过不断的调整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本文便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具体应用展开进一步分析,以期为语文教学工作打开新的通道。
        1.新时期教育背景下,进行教研改革与创新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就涌现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这篇对话类型的文言文而言,教师不再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文本的理解和考试应对,可以采取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以文中的故事情节作为参考,对文中所出现的人物诸如孔子、子路、曾皙、公西华等进行角色扮演,要求他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脱稿上台演出,通过这种作业内容的检查方式既可以调动每个学生参加语文学习和作业完成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显示语文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材教研的科学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高中语文教研来说,需要不断的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各种数据的分析得出更加合理和精确的教学方案,同时不断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认知。例如在必修上的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应当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时刻告诫他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感..还可以在作业的布置上要求他们在生活中各自做一件孝敬父母的实践活动,并在课上进行心得分享,这种作业类型的布置不但具有灵活性也迎合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
        3.开展过程——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古代经典文本为例
        人教版新版高中教材文言文占比较重。归纳古代经典篇目可知,古代经典文本编排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散文。古代散文是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文体.诗歌选材自先秦到宋代,选了古体诗、近体诗与词等文体,且是相应的时间阶段里的经典作品。
        4.人教版教材拓展阅读材料应用分析
        通过分析必修与选修的教材,我们发现,教材内文章拓展阅读材料的延伸与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以作者为延伸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大家的经典作品远远不止一篇.而这些作者在不同作品中也经常表达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或者态度。


想要使学生全面了解作者的性格特征、写作风格,深入体会其情感志向和文学观点,就必须补充同一作者的其他文学作品.例如,在《琵琶行并序》一课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就补充了白居易《与元九书》的相关内容。该片段从“六义”着手,对诗歌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琵琶行并序》中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如此,学生便能够在对比阅读和吟诵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对“白居易”的认知。以主题为延伸此类拓展材料是指将与课文主题相同或相似的文章作为阅读参考,以此拓宽师生视野,为他们理解同类型文章的情感内涵提供帮助。例如,在《拿来主义》一课中,就延伸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文章。如此,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情感的把握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以背景为延伸背景延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拓展性教学手段,在讲解诗词文章等时代跨度较大的内容时应用得尤为频繁,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破除学生与知识内容间的时代隔阂激发他们阅读“跨时代”文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吸收、感悟情感内涵,理解文化内容。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为例,其课后拓展的《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就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人物关系脉络,为其分析“林黛玉”的任务性格,体会“林黛玉”的思想情感创造便利条件。以论述为延伸该部分所说论述是指其他文学名家对作者或课文内容的点评或分析,或者作者本人在回顾作品时对自己的评价与反思。毫无疑问,通过他人之口、借鉴前人的智慧,师生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鉴赏文章,更加客观地评价作者与作品,并感受其思想感情、人文情怀。以《琵琶行》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入教材《与元九书》的内容,带领学生分析白居易对诗歌的见解,进而引出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随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述“白居易在该观念下写出了许多揭露黑暗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再以“白居易因此得罪了官僚与皇帝,先后被贬为江州刺史和江州司马”的经历引出《琵琶行并序》的创作背景。进而,教师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内容,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句中体会“白居易”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同样,在《拿来主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授课结束后带领学生阅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拓展材料,引导他们提炼毛泽东对待中外文化的观点,发散思维在前辈的智慧引领下进行独立思考,表达自己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和观点。
        结束语
        教师在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进行授课时,首先应对教材中的拓展性材料进行细致分析,有的放矢地应用相关素材拓展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除此之外,教师也应适当自主搜集其他拓展性材料.将其与教材文本有机结合,充分借助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力量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为高中生文化意识与文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涛.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7):26-27.
[2]李晓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注“通”注“同”字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3]袁文娜.高中语文影视资源类小说文本教学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4]叶元佳.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