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赵春林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赵春林
[导读] 高中语文课内阅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阅读教学没有合适的切入口、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学生没有感受到更多阅读乐趣等。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赵春林    024200

摘要:高中语文课内阅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阅读教学没有合适的切入口、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学生没有感受到更多阅读乐趣等。因此,应该根据农村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采取探究式的阅读方法,针对性的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从而真正提高农村高中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感受文学魅力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语文知识、轻视语言阅读的问题。因此,农村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了解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根据学校的阅读资源制定可行的阅读教学计划,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推动课内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有效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问题分析
        (一)学生缺少兴趣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作为教授人文气息浓郁的语文学科的高中教育者,却希望消除学生的这种功利性.消除这种功利性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高中生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语文这一学科,认为语文的学习可以不靠努力,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纯粹是耽误时间。因此,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专注力不够,课下做语文练习题时也总是存在混的思想,很少关注语文的阅读题和作文,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严重不足。这就给语文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的学生在自己语文考试成绩很低时,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做题不认真,没有从思想认识上下工夫,更没有从自身态度上找原因。缺少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正确认知是许多学生语文成绩低的原因。
        (二)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在人们的认知中,高中学段的教育者都有极强的专业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表现却并不符合人们的理想。许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重视高考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题型,注重让学生进行阅读和作文的练习,忽视了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高,在平时忽视了让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积累,更没有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下工夫。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朗读训练是耽误学生的时间。当学生的字迹潦草时,他们总是以批评代替了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习字练习,认为学生只要认真写就足够了。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字迹潦草是一种习惯。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上进行纠正。让学生多从学习习惯上进行改变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自己的字写得就不够好,造成自己指导学生练字时自信心不足,更不能指出学生的字需要怎样努力才能写好。
        (三)过分关注新技术
        新技术的融入确实给我们的教学空间带来了活力。然而,它所引发的新问题也不容小觑。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我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来构建新课堂,拓展学生的认知域。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用的尺度。例如,现在的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许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之初都习惯性地打开多媒体。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其实,多媒体的使用固然能为语文课堂带来许多生机和活力。然而,多媒体的过多使用也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一定的约束,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由于语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大都带有教师提前设定好的答案,这些答案就像是一根针刺伤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思考时,生怕自己所想的和答案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



        二、方法分享
        (一)正确把握高中语文阅读标准
        在现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正确把握高中语文阅读标准,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
        将阅读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选择教学资料时,教师需要依据语文阅读标准进行。教师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明确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规划和改变。同时,采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如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朗诵音频、电影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体悟
        1.问题式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群体是一群16~18岁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无需像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一样,全篇朗读讲解,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其形成一套自己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向学生提问: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是什么样的?作者在文中运用哪些写作方法来描写,然后要求学生针对性地讨论与回答。
        2.点评式阅读
        我国许多文人志士都是通过阅读和鉴赏的点评式阅读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他们十分注重对作者与作品的探究过程,强调阅读作品的过程和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让学生根据语文课程的“文本预设”来进行阅读,而是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学习需求进行阅读。如在高中语文专题“乡关何处”与“漂泊的旅人”中,该板块中的四个部分便是点评式阅读,教师在点评中着重于对阅读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并应用在语文课文的评点与解读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涉及阅读内容,选择精读、略读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三)优化语文阅读形式
        1.分文本阅读指导
        不同的文本类型,教师给予的阅读指导也应不同。比如古诗文类文本,先要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接着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理解古诗文的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观点的科学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文学作品类阅读,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注重他们的主观情感体验。
        2.个性化阅读指导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评价、质疑,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在学习《项羽之死》一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项羽这个人物进行个性化评析.许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或积极肯定,或扼腕叹息。当然,只要学生表达得有理有据,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育者,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积极客观。就当前而言,我们既要看到学生的“功利性”,又要看到学生的人文需求.我们要注意利用现有的资源、应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引导。阅读教学活动的优化目标指向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刘万武.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华夏教师,2017(24):63.
[2]曹志芳.浅议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