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创新开展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吴娴
[导读]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多孩子的能力都处于开发之中,并且幼儿阶段的孩子不会受到作业、课程安排等其他因素的限制,因此拥有比其他孩子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贵州省黔南州机关幼儿园    吴娴   558000

摘要: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多孩子的能力都处于开发之中,并且幼儿阶段的孩子不会受到作业、课程安排等其他因素的限制,因此拥有比其他孩子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以及认知能力,从而实现孩子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引导孩子将内心的想法以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现状;教学方式
        引言: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培养幼儿鉴赏美、创造美的关键途径。现阶段,有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如何开展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活动,已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挑战。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
        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时期,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方法相对单一,基本上是以绘画为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为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教师较少干预幼儿的整个绘画过程。这样的大环境下,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相对缓慢。虽然,相关部门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在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还是会结合计划教学开展美术引导,在实践过程中,过分关注效果的达成,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于是,幼儿被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这样的美术教育,很容易导致幼儿出现思维定势,不利于提升幼儿的素质。
        二、幼儿美术教育创新开展策略
        (一)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让幼儿可以摆脱制式的思维模式,并产生新的思维.第一,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布置不限制创作材料和创作方式的作业,尽量鼓励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以发挥幼儿的性。第二,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为幼儿营造一个不拘形式的宽松的创作氛围,让幼儿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在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美术素养。第三,教师要采用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对,很可能会对幼儿造成终身印象。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尽量选择激励性评价引导,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教师通过多样化引导,帮助幼儿体会到参与活动的乐趣。教师在引导中,要尽量采用引导的模式,而不是提问的模式,给予幼儿足够的思想拓展时间,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素养。例如,在活动“手拉手剪纸”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手拉手,让他们观察彼此的连接点,再将纸张进行折叠,画出小孩,沿着画进行裁剪,展开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每个小孩儿都是手拉手的。幼儿在这种趣味的教学中,既感到新奇,又觉得好玩,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发孩子的观察力
        很多孩子绘画作品中的素材都是来源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观察力也会更加敏感,对于学习美术的孩子来讲,由于完成一幅画需要完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他们的大脑处于思维高度活跃的阶段,思考如何使画面更加和谐,而不会受到其他事务的影响。并且孩子的画作都是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形象进行重塑的,因此十分考验孩子们的记忆,如果孩子长期学习美术,那么孩子的观察、注意、思维和记忆等能力都会得到快速发展。


孩子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可以使右半脑得到发展,对美的感受会更加强烈,在抽象与写实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人格,幼儿的整体素质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三)培养传统文化审美理念
        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很多人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关注度和理解度不足,幼儿生活中接触欣赏民间传统艺术活动的渠道有限,应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融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叫.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环境创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即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与这些喜闻乐见的环境产生交流,让特有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走进幼儿园。如清晨幼儿们入园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欢快又好记的民间童谣,让幼儿每天伴随着愉悦、欢快的心情来到幼儿园;午睡前我们可以给幼儿讲述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课间操的时候,让幼儿在民乐的伴奏下进行律动等。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时时刻刻都处于民间文化的氛围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有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
        (四)调动幼儿创造积极性,培养思考能力
        在对于幼儿自由创作的作品,教师在给予评价的同时也要多多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绘画作品.无论使用简单线条还是复杂线条,形状简单的,还是各种所谓“稀奇古怪”的形状,只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并且能够自由组织绘画语言,表现对美的感受和认识,那就是好的美术作品,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赞赏,爱的鼓励也能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美术也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美术可以将幼儿自己的想象、愿望变成可见的作品表达给他人。有时儿童的任意“涂鸦”可以表现他们的天性。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美术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仅包含智力因素还包含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全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以及创造力发展为目的,以幼儿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培养。在培养中尽情地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使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宛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1):135-136.
[2]佘吟寅.家长如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S1):28+54.
[3]王艳.建构新型幼儿美术活动模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02):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