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刘秀春
[导读] 2014 年,“核心素养”这一词汇被教育部首次引入国家教育领域,并迅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娄底幼儿师范学校 刘秀春

        2014 年,“核心素养”这一词汇被教育部首次引入国家教育领域,并迅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正式发布.同年年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全国征求意见,核心素养正式进入中职语文课程,中职语文教学开始迈入核心素养培育新征程.从双基、三维到当前的核心素养,实现了学科教育从“学科本位"到“人本本位”的转变。面对新的起程,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回归与应然追求,这是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的现实课题。
        一、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的含义,虽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话语表述,但其要义始终保持不变,那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过学习比较,笔者采纳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的表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同时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课程培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科本质和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中,标准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从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四个层面归结出中职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素养,即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够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具备包括读、写、听、说等语言关键能力。思维素养,即思维发展与提升,包含与语文学习紧密相关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与能力。审美素养,即审美发现与鉴赏,包含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等审美能力及品质。文化素养,即文化传承与创新,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吸收、传承、发展等能力及相应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态度。
        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虽为四个层面,但其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鉴赏与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途径
        (一)完善中职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
        “语言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母语的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进而发展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的应用有两种方式,即口语和书面语。口语交际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对于中职生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中职生要在职场上与人打交道,口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中职生缺少必要的同汇、语句积累,自己想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能恰当准确地表达出来,更谈不上很专业地描述工作内容或用语言介绍自己。还有个别学生因缺乏必要的语言交流与沟通技巧而被理想的工作岗位拒之门外。



        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育,积极组织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多读书,包括与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文字材料。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学生在语言组织、语言交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表达起来就会更自由、更得体。同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提供合适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将已经储备的语言素材不断应用和整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二)促进中职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一切正常人的思维活动都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本身就是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很多时候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最重要、最快捷的途径和方法。一般来说,中职生对信函、工作计划、总结、消息报道、说明书等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注意事项有更多的了解意向,对各种生产企业的规章制度、生产流程比较感兴趣……这些技能技巧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有着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套路。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选取优秀案例,并将之引进课堂,为学生做耐心细致地讲解,真正做到借助语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职业敏感,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思维模式。
        (三)关注中职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中职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实现。作为在校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断从语言文字方面去升华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外乎两个方面:汉字和普通话语言。汉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艺术美,书法家把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普通话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音乐美.中职语文教师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来实现。教师通过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朗诵与阅读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理解;通过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典型场景来帮助学生具体地感受美的多样性。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多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所见所闻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慢慢地培养学生语言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和美的呈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具备了美的思想、美的觉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追求美、创造美,使自己的工作成果给人们带来美的愉悦和享受。
        (四)关注中职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加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促使学生体认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培育文化自信;要有意识地融合各种优秀文化的元素,引导学生探析其中蕴含的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精神,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要注意引导中职学生关注现代产业文化,结合所学专业理解文化内核,并能观照自身,增强社会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参与力,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幼师学生汉字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XJKX20B273)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