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德育元素,焕发新的生机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邴其君
[导读]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初中教育日益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素养与法治精神的一门重要课程,承担德育的职责,教师要以社会思想道德为基础,逐步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习惯,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对初中政治课堂的德育教学做出了一些探讨。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大连南金实验学校   邴其君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初中教育日益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素养与法治精神的一门重要课程,承担德育的职责,教师要以社会思想道德为基础,逐步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习惯,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对初中政治课堂的德育教学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教学
        前言:初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国民经济增量明显,但是文化素质却没能以同样的速度发展,存在着急功近利贪图安逸的思想,这或多或少将对初中生产生影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能帮助初中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未来的综合发展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占中考分数比例较小,加之部分主科教师有意“挪用”该课,政治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重视,致使德育教育处于脱节状态。考虑到学科性质,教师要树立起本门课具有思想性的观念,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纠正学生落后和错误的思想观念,并向学生科普他们未接触到的思想,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课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放映图片,感受劳动成果,它们分别是G20峰会领导人合影、港珠澳大桥、神舟十一号发射全过程以及里约奥运会金牌榜,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成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接着播放工人在田间、在铁轨边、在工厂内劳作的身影,提醒学生虽然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接着引出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一概念,播放视频:“李万君团队开发高铁焊接技术传递大国匠心精神”,询问学生李万君和他的工作团队最后取得成功的因素中哪些优良的品质发挥了作用?最后进行科学辩论——“书本知识与实践谁更重要”借用这些活动启发学生要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作为未来的希望,青少年像前辈学习精神品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攻坚克难,扛起上一辈没有完成的任务。教师在利用我国前辈的光荣事迹,在学生的心中形成榜样作用,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向这些先进事迹榜样学习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可以从心中开展学习好榜样的行为,进而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教师通过从精神面貌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让学生的人格品质得到塑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道德观念跟上时代的进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本范围内的狭小空间,必须善于观察生活,要拥有敏锐的头脑和将书本知识融于实践的能力,重点是在“用”字上下功夫,教会学生自己将书本上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如果能随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顺势展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效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讲解,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这门相对抽象的课程讲解地相对简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其中的思想内涵。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教师在结合生活讲解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些课程中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加深对课程中一些相对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进行较深的理解。


例如《维护秩序》—课中,教师在讲课中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夸奖遵守秩序的好现象,比如:在公交站,路人上车时保持前上后下,保证了上下车乘客的安全和有序,从而让公交车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行在城市中;在售票厅,人们自觉排队购票,减少了售票处维持秩序的成本和人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了售票的速度与处理效率;在博物馆,大家不随意拍照,不仅仅能够保护历史文物不受到强烈光线的破坏,而且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愉快的休闲时间;在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互相不干扰相互的正常行驶和运动,让交通变得有秩序,减少了车祸的发生,提高了行人的安全性;在公司,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办事。教师在举出这些社会中常见的例子以后,可以为学生分析在社会中这些现象可以带来的好处和意义,从而让学生明白维护秩序和遵守秩序的价值所在,从而达到鼓励同学日常生活中也要践行此类做法的目的。同时批评―些漠视规则,践踏规则的不良现象,比如放学时校门口车辆行人拥堵不堪等,使其理解秩序的意义:社会秩序是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规则,只有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使个人生活更加便利,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才会得到维护。教师通过结合了生活的例子来为学生展开讲解知识,可以为德育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拥有生活思维,在生活中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从根本上培养学生道德文化修养,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善用新闻实例,多角度进行德育教学
        在以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喜欢强硬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是政治课一直饱受诟病的原因,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课的兴趣,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只能死记硬背。致使他们仅限于死记硬背,学习效率极低。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新闻实例,将不在身边发生但又能培育学生思想品德的实例搬到课堂中,丰富学生情感。
        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在网络中收集一些新闻,尤其是具有一定争议性的新闻,在课堂中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问题和新闻,挖掘新闻中隐藏的课程知识点,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片段:小明忙碌收藏各类学习资料、谣言来了、利用网络骂人,展示不提高媒介素养就无法辨别信息;谣言止于智者,个人应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这三个网上冲浪要点,同时结合网络诈骗钱财等新闻提醒学生辨别各类信息、提高警惕。网络中不止上述让人害怕的东西,同时它也有很多温情的画面,“宝贝回家”网站长期致力于帮助被拐卖的、走失的儿童回家,这些年来他们已经帮助了168个家庭团聚。这些都在传播社会的正能量,利用新闻实例,让学生看到网络的两面性,提醒他们用好这把双刃剑。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利用新闻实例进行教学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塑造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让学生思考新闻来进行多角度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日常对新闻具有一定的兴趣,并且激发学生对一些社会新现象的认知能力提高,进而让学生可以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学生的个人品质与个人思想方向,帮助学生通过新闻来反省自己是否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明白如何看待社会中发生的新闻。
        结语:初中是学生步入高中,进而走向大学的重要历程,在这个学习压力总体上讲还不太大的阶段,教师要抓紧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充分尊重新课标的要求,完善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建构,牢牢把握其道德品质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增强信息化时代下的抵御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动力。
参考文献
[1]董兴广.基于五步导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7.
[2]陈娜,叶世农.基于积极政治认同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八年级上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1-3+129.
[3]刘金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11.
[4]仙志勇.西部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