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周诚
[导读] 中学生是一个更为敏感而特殊的群体,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

陕西宝鸡市金陵中学 周诚  721000

摘 要:中学生是一个更为敏感而特殊的群体,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这要引起老师的充分关注,指导教育中学生精神健康,及时解决问题,做到有效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帮助他们在积极的精神状态下学习。近年来,受家庭环境,学业压力,心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精神健康不容乐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将焦点对准中学生精神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当前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中学生精神健康教育的改善,有效解决当前问题,促进中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学是敏感的时期,这段敏感时期,意味着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外界行动和环境的干扰更脆弱,心理更脆弱。外部行动和环境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成长阶段对中学生的必然要求。必然经历的心理反应和更敏感的心理反应。因此,中学生在校园接受文化教育时,应接受适当的精神健康教育,为使中学生的精神健康教育标准化并进行指导,中国教育部于2002年制定了“中小学精神健康教育指南”。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生的精神卫生教育初见成效。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教师等重视程度不足
        素质教育的大众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我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差异很大,部分地区的教师教育概念相对倒退,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引起误解,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学校教师缺乏关心,学校在进行精神健康教育时,被传统的教育方式所束缚,教育效果非常低,很难顺利进行。学生精神健康知识不足,遇到各种问题时不了解解决方法和分析方法,无法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导致频繁发生多种问题。
       (二)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处于开发阶段,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老师都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同时兼任进行的。这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经验,也没有受过最新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概念的培训。教师不能理解学生的心理思考,不能掌握和分析学生的心理,不能主动有效地与学生沟通,不能提供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指导和支持,导致师生间的漠不关心,进而难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实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形式化的阶段,并没有将其真正的落到实处,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错误的认知
        家庭是学生们的休息空间,父母在精神健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考试中心教育的影响,很多父母盲目追求子女的学业成就,对学生的学习过分关注,忽视学生的精神健康,对学校的精神健康课程和技能都有模糊的理解。缺乏对精神健康问题的系统的科学理解。因此,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一些家长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环境做出分析和判断,甚至不愿意带他到医院接受特殊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除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外,国家还要加强精神健康教育职业建设,严格体现就业体系,积极引入其他国家先进教育概念,根据地区条件落实教育惯例。有关部门要建立科学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精神健康教育学术讲座,研讨会,实习和培训活动。组织访问和学习时,要选择具有参考重要性和成功经验的地区和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中,要科学运用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理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学资格,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一支强有力的教育队用来加强中学生的精神健康教育。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如果想提高精神健康教育的质量,就不能只依赖专业课程。在精神健康教育课上,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在精神健康教育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精神健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参与热情,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互动来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帮助,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软件,扩展学习资源,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思考心理问题。精神健康教育教师要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密切沟通与协作,把精神健康教育与其他科目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指导自己调整自己,活跃健康生活。
        (三)帮助引导中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向上
        中学生要构建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这种自信是需要老师和学校的努力。初中学生应该为了调整和学习自己的状态而努力学习。在生活过程中,他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外部影响或对自己的影响,将自信调整到最佳状态。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自信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持最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真正提供心理咨询,持续指导学生们逐步确立学习状态。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指导下,中学生的自信心会逐渐形成,积极学习和生活。
        三、总结
        总之,中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健康的心理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精神健康教育与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我国中学生的精神健康教育还有很多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家长应充分参与其中,及时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加以纠正,教师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精神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谢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06):70-72.
[2]魏力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7.
[3]王玲,何海英,王梅,贾小飞,沈洋.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05):634-635.
[4]高妮娜,崔显青,潘诗音.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反思[J].科技展望,2016,26(05):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