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郭畅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郭畅
[导读]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师要深刻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内容,用新颖的方式活化教学氛围,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郭畅 221148

摘要: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手段,数学教师要深刻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内容,用新颖的方式活化教学氛围,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优势进行了探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
       引言:生活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知识实用性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渗透生活化内容,通过情景模拟、素材导入以及课外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构建出全新的数学教学体系,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数学教材的众多内容都源于生活实例,生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并通过设计生活化教学情景,为课堂注入全新的内容。生活化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生活情景的再现,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意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化教学中获得启迪和升华。其次,生活化教育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活化整体教学气氛,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和沉闷,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也明显提升。因此,教师要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及时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导入生活化素材,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添加生活化、互动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应用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学就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生活化素材导入新课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添加一些实例,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全面的教育.例如在“千克和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克表示,而哪些又可以用千克表示,提到这种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很多学生都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中,并激发探究欲望,和周围同学积极互动[2],有的学生就会说:“鸡蛋、硬币或者纸钱等都可以用克表示。”教师这个时候再点点头,对日常生活中千克和克的事务进行大致总结,让整个教学环境贴近于学生的日常。这一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认为数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手段创设生活化情景,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信息化技术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课程中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数学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创建生活化交流情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具体而言,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构建出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进行适当的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下较为喜欢的动画片作为题目背景,在题干中添加一些“熊出没”或者“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故事作为背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开展趣味性生活化课堂活动,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
        数学教学从来都是具有双向性的,如果仍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唯一的演讲者,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毫无吸引力,甚至还会感到厌烦,在小学数学教学氛围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通过教学和课堂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升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利用具体实例来进行课堂讲解,如在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中,学生通常很难掌握其中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如果同学们在路上遇到一个大坑,会怎么办啊?”一些昏昏欲睡的学生一听到“大坑”,立马就来了兴趣,教师这时候再接着说:“当我们遇到坑时,如果绕不过去,就只好把坑填平,正如我们在计算有0的除法运算时,就有一个绝佳的填坑方法:加0,这样我们就不会崴到脚了,同学们觉得对吗?”学生一听,就觉得有意思多了,纷纷大声说道:“是的!”通过这样一种教学联系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起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全身心融入到课程学习中。
        三、总结
        综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正确面对当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以致用,实践夯实理论,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且教师要适应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在课堂中放开手脚,多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情景互动教学,将枯燥化为有趣,将苦学变为乐学,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照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89-90.
[2]马翠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0(1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