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辉 周新 蔡毅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陕西省西安市,710106
摘 要: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是军事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关键环节,加强课程建设已成为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课程建设需求和存在的主要矛盾,着重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建设动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对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建设 军事职业教育
2019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是中央军委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全局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课程建设作为军事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关键环节,必须准确把握部队广大官兵的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密集和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开发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教育课程,构建多元化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体系,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迫切需求
(一)军事人员履行使命任务的需求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装备、新编制、新岗位对官兵的知识结构、科技素质、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官兵出现了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以合成旅的作战支援营为例,将通信、电抗、工兵、防化、警卫、信息保障等多兵种融合在一起,专业训练跨度大、种类多、技术要求高,仅信息保障就涉及20多个专业。各级指挥员和训练骨干,以往单一的专业训练经历难以胜任现职岗位需求。依靠自学或送学培训,一时也难以满足急切的学习需求。另外,受部队战备训练任务等因素制约,官兵很难固定时间开展学习不得不将时间化整为零,见缝插针地利用“碎片”时间组织学习,急需方式灵活、针对性强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
(二)军事人员提升职业素养的需求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军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应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而且还要随着职业岗位的晋升和替换,不断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从官兵岗位提升所需的任职培训,技能提升所需的技能考核和学历提升所需的继续教育来看,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这两条重要的学习渠道,在新军事变革迅猛前进的形势面前,已经无法包办官兵自身在专业岗位和自我成长方面,对知识和能力的源源不断需求。建设在职人员所需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秉承“终身学习、开放共享、自主灵活”的新理念新模式,提供全员全时全域的泛在学习环境,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三)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需求
面对世界军事领域激烈竞争,必须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尤其要在海洋、网络空间、太空等关键领域,深入推进作战理论创新和武器装备更新。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面提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在武器装备的物理性能几乎达到极限的今天,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反而显得愈加突出。因此,需要在大力加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基础上,加快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坚持岗位牵引、为战教战,形成大规模群众性自主学习局面。建设适应不同领域、岗位、层级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着力解决官兵学习力不足、职业素养不够、岗位适应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实现知识结构优化、职业素质提升,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对我军力量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二、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矛盾
(一)课程点击率相对较低
近些年,各院校结合“2110工程”等重点建设任务,开发了大量网络课程、MOOC、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课程资源。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除少数课程深受部队官兵喜爱外,绝大部分课程点击率很低,甚至个别课程建成后就没有使用记录。课程建设的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足、重理论轻应用操作的现象还较为突出。特别是部分课程资源是对院校学历教育网络视频课程的“复制”,网络教学资源总体上不能满足官兵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课程建设需求提报不精确
部队需求是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建设需求的核心。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精力、制度等多方面的限制,人才培养目标的广泛调研、深入研究还有所欠缺。
导致人才培养共性要求多,对课程授众、职务等级、培训周期等个性要求关注较少,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人员的教育需求。课程内容需求上,由于部队编制体制和装备更新较快,对军事新技术、战法训法新理论、部队建设新问题的需求较为迫切,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反馈及时的需求提报渠道,导致院校在课程内容论证上,难以深入有效了解部队真实需求。
(三)课程建设人员能力素质有限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主要还是依靠院校教员来完成,有课程开发建设能力和经验的教员,往往都是各教学单位的骨干,他们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经常赴部队开展技术服务,参加部队各类演训活动等。投入到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上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有效保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此外,部队建设发展急速加剧,一些教员对部队不了解、不熟悉的能力短板较为突出,面对部队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未能及时进行深入研究,对现实问题缺乏清醒认识,未能与部队训练融为一体,难以满足部队的现实需要。
三、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多元化课程资源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基于全军各级各类岗位和各个专业领域广大官兵能力素质结构模型,适应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与军队院校教育课程体系、部队训练实践大纲有机衔接,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多元化课程资源,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需要出发,进行科学分析和系统设计,课程内容上应覆盖主体知识、案例分析、习题试题库、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软件等;表现形式上应包括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也包括配套数字教材、电子资料等数字资源。
(二)以履职能力为核心,设置合理的培训内容
依据岗位任职需要和军事人才的素质模型,明确培养目标,细化相应的课程结构,切实搞清楚形成某种素质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来实现。理顺课程结构,积极推进课程体系由过去“板块化”的“叠加组合”向“集成化”的“体系融合”转变,进一步聚焦核心课程,合并同类课程,融合交叉课程,突出特色课程。结合部队演训过程,设计体系化课程单元,使教学设计充分反映部队实际工作,体现部队各级各类岗位对知识能力的综合需求。对课程所需知识点进行分解,不求面面俱到、系统配套,但求“即插即用”、“对症下药”,将课程所需知识点进行打包,形成模块化结构。
(三)以奖惩机制为重点,激发课程建设内在动力
院校是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责单位,而院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十分繁重,再赋予其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任务,如果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很难调动广大教员的积极性,即使任务能够完成,质量和水平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完善军事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能够在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树立鲜明的导向,激发院校广大教员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意见》的颁发,上级在下达课程资源开发任务的同时,应制定颁布与课程建设相配套、便于操作的激励措施,将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任务纳入课时计算、职称评定和评功评奖中。
参考文献:
[1] 汤根林.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士官人才培养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12):16-19.
[2] 赵洪涛,刘小方,胡明.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J].继续教育,2017(9):21-22.
[3] 白二雷,许金余.浅谈如何激发军队人员积极参加军事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2017(11):45-46.
[4] 龚正,张忠义.汽车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8(2):67-69.
[5] 孙福,王英华.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实践,2018(4):65-66.
[6] 蒋清江.军事职业教育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J].继续教育,2018(8):30-32.
作者简介: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分队指挥系,助教,研究方向:军事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