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华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深沪A股上市公司总计3628家。上市公司数量与公司所在地GDP有一定的关系,GDP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数量较多, GDP偏低的地区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上市公司业绩与公司所在地GDP也有一定的关系,GDP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业绩较好,而GDP偏低的地区上市公司业绩相对较差。结合各省市证券化率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私营工业企业数据以及IPO在审企业地区分布数据分析,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河北等地上市公司数仍有向上发展空间。
关键词:上市公司 地区 证券化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一、深沪A股上市公司地区分布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深沪A股上市公司总计3628家。按照地区分布分类(不包括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华东地区为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地区,共计1615家,占总数的45%,其次是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分别有661家、493家。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A股上市公司较少,分别有287家、256家、164家、152家,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A股上市公司皆不超过200家。
从具体省市来看(不包括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以2017年GDP为判断指标,GDP5万亿元以上的省市A股上市公司共计1641家,占总数的45%。GDP超过3万亿元的省市共计13个,该13个省市A股上市公司皆超过100家,仅河北、河南两个省没有达到100家。两省皆是化工、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为主,未来的趋势是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经济转型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转型,两省未来可能会产生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
图1:GDP3万亿元以上的省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
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来看,深沪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最少的是西宁、银川、呼和浩特。而从与所在省市的上市公司数据占比来看,深圳、青岛、厦门、大连该四个副省级城市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皆超过省会城市,尤其是深圳更是远超广州,深圳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占全广东省的比例高达48.65%,而广州仅仅占比16.89%。如果再结合GDP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北京、深圳、上海等GDP较大的城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也较多,反之则较少,而GDP偏低的省市,A股上市公司基本聚集在省会城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股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省市大多集中在GDP较高的省市。究其原因,主要受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文化教育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各种政策的综合影响,尤其是技术水平。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变革和创新可以大大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并加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具体来看,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能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提高产业整体输出水平,由单个企业辐射到同行业乃至区域相关企业。上市公司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研发的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辐射传播,从而提高区域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先进技术的使用在加强上市公司自身竞争力同时,也会辐射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和区域企业。技术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还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在企业自身壮大的同时也为政府税收带来了实效。技术影响了企业,企业在多方面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速提高。因此,GDP较高的省市,更容易产生上市公司,同时上市公司又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当地GDP的发展。
二、深沪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地区排名
根据2019年中报数据,深沪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按地区排名,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排名居前,东北地区排名最后。按省市来看,超过600亿元的总共7家。排名第一的北京324家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10170.84亿元,平均每家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31.39亿元。排名最后的青海12家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10.51亿元,平均每家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0.88亿元。北京是青海的35.67倍。
图2:深沪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地区分布
与上市公司数量一样,上市公司业绩与公司所在地GDP同样也有一定的关系。数据统计显示,GDP较高的省市上市公司业绩较好,GDP偏低的省市上市公司业绩相对弱势。
三、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
1. 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
根据统计局网站数据,按照地区排名,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华东地区排行居首,总计178752家,其次分别是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排名靠后。结合各地区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比较,上海、海南、西藏、北京四个省市的A股上市公司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较高,其他地区的占比稍低。
一个地区拥有达到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通常是一个地区经济集聚发展从而体现出较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结果。同样,一个地区拥有较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地区经济聚集效应也更容易凸显,产生上市公司的概率也相对教高。通过分析得出,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河北等地A股上市公司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较低,该些地区GDP也相对较高,上市公司数仍有向上发展空间。
2. 各省市私营工业企业情况
从私营工业企业数据来看,根据统计局网站数据,2017年私营工业企业华东地区排行居首,共计113344家,其次分别是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同样排名最后。结合各地区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比较,上海、海南、西藏、北京四个省市的A股上市公司占私营工业企业的比例同样较高。其他占比较低的地区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一致。
图3:私营工业企业与深沪A股上市公司地区分布
四、各省市证券化率对比
根据统计局官网数据,广东2017年GDP为9.73万亿元,在省市方面排名第一,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数据,北京以17.15亿元的总市值在省市方面排名第一。通过各省市深沪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与GDP对比,北京、上海、西藏、广东证券化率皆超过100%,而广西证券化率最低,仅13.27%。
江苏、山东、四川、浙江、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GDP数值较大,但是证券化率却较小,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的证券化率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证券化率并不完全是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发展潜力的有力证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五、各省市IPO在审企业情况
根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截至2019年9月初,IPO在审企业共计464家。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IPO在审企业排列居前;云南、海南、贵州、广西、甘肃五省分别仅1家企业申请。IPO在审企业的地区分布情况与现有A股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情况类似,与地区GDP高低有关。
六、结论
1.从地区来看,我国A股上市公司地区分布不均衡,上市公司数量与公司所在地GDP有一定的关系。受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文化教育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各种政策的综合影响,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等GDP较高的地区是上市公司的聚集地,而GDP偏低的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省会城市是各省内上市公司的区域聚集中心,尤其是GDP偏低的地区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
2.上市公司业绩与公司所在地GDP也有一定的关系。根据2019年中报数据,深沪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按地区排名,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排名居前,东北地区排名最后。GDP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业绩较好,而GDP偏低的地区上市公司业绩相对较差。无论是A股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上市公司的业绩都与企业所在地的GDP有关。地区GDP越高经济聚集效应越能推动企业的上市,同时企业的上市也助推着地区GDP的上涨。
3.区域经济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很多,一方面,区域内某一产业表现出强劲的规模聚集效应,体系完善,在全国来看如果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则该区域比较容易产生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某个区域如果掌握某一产品或者某些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也会极大助推上市公司的出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多的地区,尤其是私营工业企业较多的地区,该地区如果GDP也较高,则该地区的企业则更容易产生上市公司。因此,结合证券化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私营工业企业数据以及IPO在审企业地区分布数据分析,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河北等地上市公司数仍有向上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伟鹏.上市公司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速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9.
[2]林建永.我国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演变特征及其路径依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1):37-43
[3]刘伟杰.上市公司区域分布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5(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