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权益维护、关注心理健康、提升素质能力 ——做好高校女工工作的“三步走”战略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1期   作者:蔡敏
[导读] 高校女教职工在社会生活中肩负着多重角色,她们承载着不同的压力和期待
        蔡 敏
        武汉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摘要:高校女教职工在社会生活中肩负着多重角色,她们承载着不同的压力和期待。做好高校女工工作,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要把女教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鼓励和引导她们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关键字:高校;女教职工;压力;战略

        高校女教职工是高校发展和建设的“半边天”,她们遍布学校各类工作岗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女教职工数量也日益壮大,“半边天”作用发挥效果更加显著。高校女教职工在社会生活中肩负着多重角色,她们既是家庭幸福的缔造者,又是子女培养、学生教育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参与者。如何做好高校女工工作,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女教职工面临的压力现状
        当今社会,高校女教职工面临着被符号化的现状。在不同的场合,她们承载着不同的压力和期待。高校女教职工是当代的知识女性,她们集多重角色于一身,她们既是职业女性又是家庭主妇。在学校,她们既是普通教育工作者,又是科研承担者,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在家庭中,她们又扮演着孝女、贤妻、良母的角色。
1.职场上的压力
        要进入高校,女教职工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至少在硕士以上。如果是省部属高校,则需要博士以上,有些高校还会要求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或者对她们的科研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入职后,女教职工们马上面临着新的压力。她们必须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马上熟悉和适应讲台,把自己的知识用学生们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还要让课堂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除教学之外,她们还需面对科研的压力:发表学术论文、申请课题项目、参与学术交流等,有时还需兼任部分行政管理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对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女教职工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个时期,因为大多数女教职工在这段时间正好处于婚龄,可能因为致力于学术而无暇解决婚恋问题,在面对繁重的教学科研压力的时候,她们有可能再度错过恋爱的时间和机会。已有对象的女教职工在这个时候则面临着结婚、怀孕、适应家庭关系、应对房贷和车贷等经济压力的问题。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漫长职业生涯之中,她们还会一直面对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学校她们与男同事平等地竞争着职称和岗位,个人职业发展要求她们必须时刻保持努力的状态。由于当前的高校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学校也不可避免地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她们稍有懈怠就会落后于其他同事,影响到职称的考核与评定。
2.家庭生活中的压力
        在家庭生活中女教职工也处于一个传统社会的文化场。实际上,高校女教职工在择偶市场上并不占优势,一部分人对高知识高学历的女性存在着畏惧感,甚至对这些优秀女性加以污名化;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找一个在高校工作的配偶,不仅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工作轻松、时间宽松,可以更好地育儿和照顾家庭。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女教职工会被期待成为一个全身心或者至少大部分时间花在孕产育儿和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形象。在学校,女教职工需要独挡一面,和男同事不相上下地承担起各种任务;在家庭,她们需要相夫教子,具备传统家庭女性的温良柔顺,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尤其在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以后,高校女教职工在生活与工作、责任与义务的多重冲突中处境艰难,很难面面俱到。


        
二、做好高校女工工作的“三步走”战略
        作为学校和工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女教职工为高等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后勤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维护和满足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给她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新时期高校女工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大力维护女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高校工会要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女教职工的维权意识。女工委员要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途径,与时俱进地采用多种平台来宣传有关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定期邀请法律专家举行女教职工维权方面的培训,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尤其要防止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出现侵害女教职工权益的行为。另外,要营造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鼓励女教职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高度重视女教职工的心理健康
        高校女教职工处在多种角色的冲突之下,任务重、压力大。曾有研究表明,高校部分教职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尤其是女性,是心理维护的重点对象。“加之女性生理特殊情况,调节能力差,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忧虑,长期的透支致使她们心力交瘁,甚至会出现偏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身疾病。此外,女教职工易受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如配偶下岗、孩子出生、两地分居、子女教育就业及父母年老体弱等,导致躯体症状较严重”。因此,女工委员应增加与女教职工沟通的频率和深度,全方位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针对她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和需求,在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实实在在地缓解她们的压力,做她们的坚强后盾。比如:设置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在心理健康保健、处理人际关系、家庭矛盾、心理危机和管理情绪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她们的心理保健意识;组织各类娱乐活动和文体比赛,让她们得到调节和放松;一旦发现有女教职工出现抑郁、烦躁、焦虑、苦闷等表现,要及时干预,热情给予援助。
3.积极开展丰富的女工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
        针对女教职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女工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大力加强女教职工的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根据各院系女教工的特点,开创一系列既有意义又有趣味、既有艺术性又接地气的文体娱乐活动,比如文艺汇演、篮排球赛、健美操、瑜伽、绘画、摄影等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女教职工的岗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拼、能力培训等活动,帮助她们实现岗位成才,使她们在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时具有和男教职工一样的自信。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目标。新时代对高等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把女教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她们的力量调动起来,让她们的智慧发挥出来,鼓励和引导广大女教职工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需要大力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积极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和素质提升培训,引导女教职工真正达到内心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的身心健康观念,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巍龙.“互联网+”服务模式下提升高校教职工“获得感”的途径与方法[J].青年时代,2018年6月中.
[2]杨景.高校女职工“获得感”的内隐影响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年4月.
[3]沈意文,杨延红.做好高校女工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6月第ll卷第3期.
        
姓名:蔡敏     出生年月:1989年9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湖北武汉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专业:国际法学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八级职员 研究方向:管理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