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数据的智能植保无人机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1期   作者:樊佳婧 霍宇航 刘畅
[导读]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农业已成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未摆脱传
        樊佳婧 霍宇航 刘畅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210
一、设计背景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农业已成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未摆脱传统的生产技术的束缚,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效率低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劳动密集型运作方式且运作效率极其低下。产品质量低下,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靠人力、依靠经验、依靠天合)其农作物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存在着不足的。
二、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结构设计
        农业植保无人机机架采用全铝折叠机臂。整个机身采用全碳纤维材料,机身轻巧,硬度较大,一键式操作,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机架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 无人机结构框架
        六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主要由无人机机体及机载农药喷洒系统组成。其中,六旋翼无人机主要由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调、桨);飞行器主体(包含:机架,起落架)和控制系统(包括:遥控器、接收器、飞行控制器)组成。
        农业植保无人机载重较大,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机、电调与桨叶。开始选择电机之前,需要计算多少推力能保持飞行器在空中稳定,基本的规律是6个电机可以产生两倍于起飞重量的推力。因为电机产生的推力除了要将无人机悬停以外,还要用一部分力来完成前进后退,左右横滚等运动状态,这样保证电机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安全边界,而且设计了低电压保护和失控保护。从而能保证即使在电池电压下降的情况下飞行器不致坠落。















二、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喷洒结构
        农业植保无人机机载农药喷洒系统包括:药箱、软管、液泵、喷杆、喷头以及无线电子开关。其中药箱挂载在起落架上,液泵固定在药箱上,药箱出口通过软管和液泵进口连接,液泵的出口与喷杆进液口连接,喷杆上设有液力式雾化喷头。液泵与电源连接,采用无线电子开关控制其工作通断,实现了远程控制其喷洒,避免农药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我公司机载农药喷洒系统的原理是:当进行农药喷洒时,操作人员将无人机飞行到指定作业区域上空,打开无线遥控开关,液泵通电运转,将药箱中的药液通过软管输送到喷杆,最后由喷头喷出。
图二 喷洒结构

        无线遥控电子开关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能及时地控制液泵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实现对受灾作物的喷洒,对其他作物的少喷或不喷,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
        水箱容量为10L,当挂载8kg农药时,六旋翼无人机及其喷洒装置重量约为10kg,整机重量约为18kg,在飞行时当六旋翼无人机能在空中悬停,6个电机的出力应该与重力相抵消,单个电机出力应为2833g,此时对应单个电机消耗的功率是384W,选用22000mAh锂电池,最低电压为22.2V,旋翼个数为6,故六旋翼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为13.62min,这是理想的状态,因为在飞行的过程中,随着农药的减少,整机质量将会慢慢减轻,电机消耗的功率会相应减少,所以续航时间15分钟在安全范围之内。
三、农业植保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六旋翼无人机整体布局为圆形,由6个对称布置的电机给相应的旋翼提供动力。在飞控向上的升系统的集中控制下,通过协调各个旋翼之间的不同转速和旋转方向,共同给机身提供力、控制机身的运动方向并保持机身平衡。如图三所示所示为六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图解。当电机1、3、5顺时针旋转的同时,电机2、4、6逆时针旋转,可以平衡旋翼对机身的反扭矩。飞行器动作依靠6个电机的转速差进行控制,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可由电机直接驱动,无需复杂的传动装置。图1中,6个电机转速同时增大(减少)使飞机产生向上(向下)的运动;电机1和2转速减小(增大),同时电机4和5转速增大(减小),而电机3和6的转速不变,使飞机产生向前(后)方向的运动;电机1、6、5转速减小(增大),同时电机2、3、4转速增大(减小),使飞机产生向左(右)方向的运动;电机1、3、5转速减小(增大),同时电机2、4、6转速增大(减小),使飞机产生左旋(右旋)的旋转运动。                                  
        
图三 无人机结构框架
四、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云端飞行轨迹管理系统
        针对 GPS 定位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差、定位精度有限、无法为农业植保无人机提供高精度稳定的定位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混合农业植保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设计,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弥补GPS在复杂环境的定位不足,提高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定位精度。
        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定位导航硬件控制系统如图四所示。


图四 农业植保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硬件结构
        整个飞行导航控制系统包括飞行主控、电机 PWM控制器、GPS /GPRS 接收模块、加速度传感器单元及电源模块 5 个部分。其中,飞行主控器采用 STM32 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对 GPS/GPRS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模块的信息进行采集,根据这些模块提供的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控制算法输出 PWM 控制信号实现对电机的控制,进而实现无人飞行器的精准稳定控制。GPS/GPRS模块主要 是为飞行器提供接收GPS和GPRS 信号支持,采用华为提供的mu609 GPS /GPRS 模块。在确定了无人机起始点后,无人机航路规划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找从起飞点到目标点之间的符合特定性能指标的最优或可飞航路,其本质是多约束条件下最优或可行解的求解问题。无人机航路规划系统主要由约束条件处理模块、敌情信息处理模块、地形数据处理模块和航路生成模块构成。
五、技术创新意义
        1、机械结构。整个机身采用全碳纤维材料,折叠机臂。机身轻巧,硬度较大,一键式操作,携带方便,续航时间较长,结构紧凑载重质量大。
        2、喷洒结构。创新设计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专用喷头,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
        3、定位系统。采用单一的 GPS 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服务的精度低、容易被干扰等问题,我们设计了基于 GPS和 GPRS 混合定位的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给出了具体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方案,最后开发了测试系统。
        4、多机协同操作。单架植保无人机操作大面积作业区域时单人操作速率较慢,我们采用多机协同操作系统,最高可达到八台植保机器在同一作业区域分工完成作业项目。单人操作,多机协同运行,大大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5、安全性能。具有低电压保护以及失控保护功能。当电量低于设定电压,不足以按照规划路线飞行完时会进行电量报警,并且记录当前位置。等更换电池可仍继续按照记录位置完成飞行作业。当信号丢失,操作失控,会进行安全降落,并发出警报提醒周围的人注意避让。
参考文献:
[1]杜浩.基于GPSINS的多旋翼MAVS自主飞行系统研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郎哲彦.基于模态切换的无人直升机双回路鲁棒控制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马远超.四旋翼飞行器导航及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4]姜洋.四旋翼垂直起降机的鲁棒控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李尧,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宋英麟,鲜斌,茹滨超,曹美会.无人机微型姿态航向系统数据处理[J].中南大学学报.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