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华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站) 256800
关键词:病虫害 改进方式
营林生产营造出的人工林大多并不具备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同时在面对各种病虫害时,林木的抵御能力也比较差,如果林业工作者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治理,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情况。由此可见,林木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对生态林业建设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林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1森林生态破坏严重
林木病虫害在森林系统中很常见,但在生态系统完善的天然林中,通常很难蔓延开来。然而受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开始,我国的天然林资源面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即便近20a来通过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措施的持续落实,很多地区的天然林资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人工林相比其所占比例仍然比较低,而这更给各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以人工林为主的森林系统中,由于林木种类十分单一,生物多样性非常差,因此林业病虫害一旦发生,在缺少天敌的情况下,基本很难得到遏制,导致大规模的林业病虫害发生频率自然会大大提升。另外,大多数林木病虫害都只能够在部分林木间传播,而人工林单一的林木种类也因此成为了林业病虫害发生蔓延的又一主要原因。
1.2过度使用化学药剂
林木病虫害防治一般都是以使用化学药剂为主,这样的防治虽然具有见效快、治理简单等特点,但如果长期使用同类化学药剂,病菌或害虫都会逐渐对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使病虫害防治效果大大下降,而在化学药剂逐渐难以有效预防林业病虫害的情况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另外,化学药剂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往往取决于其用量与用法,由于当前很多林业工作者对化学药剂的使用比较随意,未能充分意识到科学使用化学药剂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药剂用量的选择还是药剂的具体使用操作,都经常出现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林木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林木病虫害的再次发生埋下了隐患,还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1.3防治技术较为落后
单纯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来看,当前我国掌握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仍然是能够满足当前林业建设的病虫害治理需求的,然而由于很多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科研成果并未能够尽快转化为成熟技术,对于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也缺乏实效,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技术水平实际上并不高,这也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1.4病虫害种类较多
据林业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相较于20世纪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过多的病虫害种类,也成为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同病虫害的发病原因、防治方法、病状表现都存在明显差异,在病虫害种类较多的情况下,林业病虫害预防工作的难度会大大提升,病虫害发生几率则会随之不断升高。
林业病虫害种类的增长意味着外来病虫害大量被引入以及新病虫害种类的出现,面对这些缺少天敌、防治经验不足的病虫害,其发生几率同样会比较高。
1.5护林管理不到位
护林管理工作与林木生长发育的各方面细节密切相关,在当前我国护林管理过于粗放且不受重视的情况下,一旦护林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那么林木就很可能会因此而出现各种病虫害。例如:在林木生长阶段,如果未能按规定控制好林木密度,那么在林区透光性、透气性不足的情况下,各种病菌、虫卵就会在湿润、阴暗的环境下大量滋生,并引发一系列的病虫害。
2林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2.1 应用科学营林技术 面对各种林木病虫害,目前能够实现无公害防治的技术手段虽然比较多,但其中最为合适、有效的仍然是营林技术。通过对选种、栽种、培育、护林管理等多个环节营林技术的灵活应用,林业工作者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消除各种病源、虫卵,实现对林木病虫害发生几率的有效控制,同时能够利用营林技术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即便出现了林业病虫害,其蔓延速度及严重程度也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从而为后续的治理工作争取充裕时间。在林木种类选择上,就可以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同时,选择几种生长特征相适应的林木,尽量选择乡土树种,营造人工混交林,以提升森林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加快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速度。
2.2创新病虫害防治手段 虽然从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来看,要想在短期内利用无公害防治手段来替代化学药剂防治并不现实,但要想真正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未来仍然需要对各种无公害防治手段展开全面创新,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力度,为无公害防治的全面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可从各林区的生物链系统入手,研究更多的生物防治手段,通过释放害虫天敌来实现对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并增强林区的生物多样性。
2.3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由于当前所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都比较落后,因此林业部门还需尽快转变工作策略,在重视林业技术研发工作的同时,对各种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通过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创新推广工作方法等方式来提升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效果。
2.4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 在林木病虫害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各地方林业还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林木病虫害数据库,对各类病虫害的病症表现、病源、多发时间、主要危害等信息进行集中整理,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明确指导。之后则要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森林病虫害检测系统,尽可能在病虫害出现的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来准确判断出病虫害种类,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这样在病虫害影响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防治方法,都不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2.5完善护林管理机制 护林管理是林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十分关键的一环,针对当前我国护林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林业部门还需对现有护林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全面完善。要根据林区实际情况设立明确的护林工作标准,将林木培育、树木密度调节等护林管理工作的要求明确下来,为规范化的护林管理工作提供明确指导。要对无公害防治展开宣传,使林业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在护林管理工作中加以贯彻。
结语
对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因此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未来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仍然需要从营林技术应用、护林管理、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无公害防治策略,以有效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几率与影响严重程度,降低病虫害防治污染,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