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业务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1期   作者:陈生旺 顾斌
[导读] 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地空天全方位观测体系
        陈生旺  顾斌
        岳西县气象局,岳西,246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地空天全方位观测体系,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随着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中也深入融合贯彻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和流程,形成全系统抓质量的强大合力,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协同发展。通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气象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也有了更全面的规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高气象观测业务效率奠定了基础。本文探究质量管理体系在气象观测业务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提出进一步提高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率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气象观测;质量预警;质量保障
1质量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的影响
        气象观测业务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也要深入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和流程,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协同发展。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气象观测业务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气象观测业务组织质量管理的影响。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并由该组织机构对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履行全面的责任,在气象观测机构内部形成全系统抓质量的强大合力,进而促进气象观测业务组织质量的提升。就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控制目标而言,系统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导各个工序有序、安全运行的基础。
        二是对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的影响。依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影响观测业务质量的工作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必不可少的质量制度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放进行控制;并将质量要求迅速通知到所有有关单位和人员,使参与全体人员能够了解和使用正确适用的质量文件和流程,以更准确的识别各类业务的风险,以确保气象观测质量合格。质量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业务的动态管理度是全流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质量管理流程的细化,或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存在薄弱环节的改进,都是质量管理的重心。
2质量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业务的应用
2.1质量方针和目标
        在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之初,其一是在机构上开展关于目标责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依据ISO 9001相关要求成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制定分工办法,负责承担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后期运行的各项分工。其二是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案。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建设范围、组织分工、体系框架、进度安排等。其三是开展专业培训。选拔和组织技术骨干进行关于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准确把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在原则、方法和运行要求。
2.2建设体系文件
        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工作记录。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级文件,也是气象观测部门实施质量管理具体工作的基础。根据质量手册的原则和内容划分,包括气象观测业余相关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过程及过程之间的作用和关系等。例如,气象观测部门为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管理的效果,应确立质量方针,并构建管理过程、业务过程以及支撑过程在内的过程文件。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二级文件,是气象观测部门实施质量管理的有力支撑。如建立的《风险与机遇识别控制》是对气象观测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机遇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评估,目的是有效把握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的机遇同时,并降低气象观测业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类质量风险。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三级文件,具体应用到气象观测部门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对实施过程进行技术性细节表述,详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工作程序、职责安全、过程绩效、相关支持文件以及运行维护等。
        工作记录:工作记录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四级文件,不仅是气象观测业务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开展气象观测业务后形成的工作记录,作为有效果的证明材料,可以通过工作记录了解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情况、维护内容、检查情况等信息。
3加强气象观测业务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对策
3.1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
        为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业务效率,必须要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气象观测业务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气象观测部门必须要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控制责任与意识。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诸多部门,因此,也要尽快建立权责清单制,明晰权责,在内部形成联动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避免出现质量管理的盲区。制度、程序、信息要实行信息公开透明制度,通过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气象观测利益的最大化发展。
3.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
        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过程控制制度及文件,以保证这些程序是由合格的人员、按照认可的程序和使用合格的方法,按现有的标准在合适的环境下完成,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技术实施。二是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对气象观测业务开展过程中质量管理监督人员的资格要求、在质量验证活动方面的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有效地控制和验证气象观测业务的实施情况,强化质量管理的效果。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对于气象观测业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解决以往气象观测业务中难以克服的问题,提高气象观测业务的精度和准确性。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普及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依靠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保证每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而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
3.3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更新与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气象观测部门在推动质量管理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学习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质量管理方法技术的更新速度和实施效率,并且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加规范化发展。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技术、方法的运用中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即便是建立起良好的技术先进性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固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问题,这就要求气象观测部门尽快建立新技术、新方法的制度体系,对质量管理领域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情况进行密切的监督,一方面,建议可以指派专员开展质量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调研和管理工作,聘请领域专家人士从专业角度对质量管理技术方法的应用、风险管理等况进行评判,及时提出不合理问题并加以改善;另一方面,让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对质量管理技术升级形成积极正确的认识,如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哪些技术进行改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4结束语
        本文通过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业务的影响,提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对策,包括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更新与学习,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希望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气象观测业务中如何高效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气象观测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扩大气象观测业务中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范围。
参考文献
[1]于新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新模式推动中国气象高质量发展[J].中国质量报,2018,23(5):68-73.
[2]杨艳,戚玉梅.气象观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气象高质量发展,2018.


作者简介:陈生旺(1980.11),男,汉族,安徽省望江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决策气象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