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留辉
铜山区水利工程处 江苏省徐州市221005
摘要:生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工程设计施工在生态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优化工程设计的方案结合环境生态保护的思路,使得整体项目更有益于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生态水利水电建设,涉及面广、施工复杂,不仅要兼顾施工质量,同时还要更关注环境的保护,在实现防洪灌溉、水电等方面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和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结合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及设计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水利水电设计;生态理念;应用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自然资源正在不断消耗。因此,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利于资源利用的各种项目的建设。水利设计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很多瓶颈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代价很大,我们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和副作用,针对问题加快探索生态环保的水利水电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最大作用。
一、作用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一般都会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况和地貌,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围的自然生态植被及动物分布等生态环境,这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比如对一些河流的改造,将自然水流改变为人工河流,虽然可能会使人工河流的流量增大,但是因为堤坝的使用会阻断河流,导致一些流段出现缺水或者是断流的情况,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生物生态的生存繁衍。这种影响不光会导致动物的迁徙,甚至灭绝,同时对植物的发展和繁衍也是致命的。因为植物适应环境缓慢,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使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正在发生改变,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逐步占据了主导作用,实现在水利建设过程当中不光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
二、生态理念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水利水电不仅是设计人员的工作,也是各有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的合作,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的和谐程度和周边环境。与相关自然环境的人工改造有很大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要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相关的生态技术进行改造。促进人们的生活更加生态化,同时建立完整的生态产业。生态建设要掌握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有效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建设。
三、基本原则
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所处环境的承载能力降低对环境的损害程度,保障自然生态可修复。在选址问题上,首先应该充分考量所处地理环境周边的承载能力,通过深入的调研,借鉴相关自然环境资料和相关数据,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评估,找出此处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要在满足人们正常用水前提下,保证河道和水文系统损伤最小,尽可能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在发展水利建设过程当中,建立水资源安全监管体系,对水利资源进行长期密切监督,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要及时处理。为了提高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水利资源的开发和自然环境协调相融洽,也要积极地做好河岸保护工作,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自我防护的水平。
四、水利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计师对生态概念的关注不够。
在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时,往往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忽视了水利设计中生态概念的整合。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许多设计师考虑将生态概念融入水利设计中,但在实施生态概念后,他们会发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相当高。因此,许多设计师不得不放弃将生态理念融入水利设计的想法。设计师在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上多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益、安全性等,由于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局限,促使设计师更多的思考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内的知识,对生态环保的要求,以及人们生活对环境的需求缺少客观认识。
2、缺乏水文数据,缺乏设计参考资料。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缺乏当地水文资料,水利设计人员不了解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不可能适应当地条件,不可能全面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由于不遵守当地的地形条件或水文条件,它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设计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对水文资料缺少必要的认识和分析,易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建造与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匹配性,而设计偏差往往在建造的过程中会被更明显的放大,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不可逆影响。
五、解决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问题的策略分析
1、建立完善的资料系统。
对于水利设计而言,使用数据来保护河流数据是非常大的。在此过程中,应充分收集有关流域地貌特征,生态环境和水质的信息。样才能保障资料的质量。水利设计人员在设计水利时应特别注意材料阅读工作,应充分利用材料中使用的信息,材料应用于水利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依据。除了充分利用信息外,设计者还必须获取数据的证据。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2、做好河道改造的生态理念应用。
众所周知,在水的工程设计中,应注意转化工作的有效实施。然后,根据实际的生态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的设计方案,然后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渠道。因此,修改河流走向需要使用生态概念,综合分析和考虑水疏浚,海岸保护和绿化的内容等,为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转换通道更安全,更稳定,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优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师的专业层次和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师应该专注于专业领域内的设计,更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根据现实要求与时俱进,更多的考虑生态环保要求,考虑环境因素,生态理念与水利设计的完美结合,需要水利设计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注重设计人才的培养,定期进行评估,确保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设计能力,除了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外,还需要设计人员将教育生态理念,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塑造全面,综合的开发人才,确保水利设计的全面,科学,环保。
4、兼顾宏观原与微观原则。
在生态水利规划中,包括宏观原理和微观原理两部分。宏观原则是基于整个大规模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需求的比例。在不超过双方承受限的统一目标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政策。同时,要考虑到相关河道建设区域的总体规划,尽可能充分利用水资源,不能失去水利建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微观原则是指对水资源相关的基本任务的详细分析和规划,如农业供水和住宅供水。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过程当中,对水利的建设要求也有所提高。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仍存在许多问题。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并与环境相协调。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生态理念应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张光莉.多种生态护岸形式在堤防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0(11):33-36.
[2]吴淑艳.生态治河理念在治理汾河中的应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1):21-22.
[3]田晓凤.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02:92-93.
[4]朱飘.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低碳世界,2016,01:58-59.
[5]李伟.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