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6 月 1-3 日阿拉山口市高温天气成因及气象服务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1期   作者:张丽娜 成文杰 买斯旦木
[导读] 本文选取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0年6月1-3日阿
        张丽娜 成文杰 买斯旦木
        阿拉山口市气象局  833418
        摘要:本文选取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0年6月1-3日阿拉山口市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气象服务措施。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与稳定的暖高压环流具有紧密联系。极涡系统持续西退南下期间,在阿拉山口区域上游地区构成低槽系统,促使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暖热空气不断东移北上,进而使得暖热空气在阿拉山口区域出现连续高温天气。对于高温天气,应该加强高温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多途径及时发布高温气象服务信息;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关键词:高温天气;成因;热力条件;气象服务措施
引言
        高温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时常出现的一类气象灾害,其会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高温会引发农业生产、供电设施、人体健康、林业等各个方面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尽可能减轻高温引发的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气象学者特别重视对高温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效[1-3]。阿拉山口市隶属于新疆博州,地理坐标处于北纬43°31′—45°22′、东经82°23′—84°53′、之间,总面积1204平方千米,阿拉山口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海拔在190-340米之间,阿拉山口市属极端干旱的温带荒漠类型。高温灾害特别频繁。阿拉山口市高温天气大都发生在夏季(6-8月)。高温是阿拉山口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因高温引发的农业干旱时常发生。所以,为了有效防御高温天气,必须要加强对阿拉山口市高温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其对于提高群众对高温形成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提升高温预报预测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2020年6月1-3日阿拉山口市一次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对高温发生规律的认知,并提出了一些气象服务措施,这对于抗高温,减轻高温灾害所产生的各项损失均具有极大意义。
1天气实况
        2020年6月1-3日,阿拉口市连续三天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局部地区37℃以上。对于此次高温天气,阿拉山口市气象台提前发布高温黄色预警【Ⅲ级/较重】,提醒有关部门进行防范。
2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2.1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高空环流属于对流层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势[ 9]。高温天气的出现往往需要上游地区高空环流形势处于稳定状态, 中低层有小短波持续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的暖热空气朝中亚地区推动,并且同新疆地形脊保持重合, 促使高温天气不断发展、增强[ 10]。
        在本次高温天气出现前期,2020年6月1日08:00 100 hPa形势场上, 有一较为显著的极涡系统分布在泰梅尔半岛至新地岛以西的东北欧区域。北非至南亚地区始终有显著的高值区分布, 且有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处于阿拉伯半岛地区、印度半岛上空。因为阿拉伯半岛属于较强的中心 ,中亚存在很弱的低值区。中亚的低值系统之前的偏南风带 ,持续把南亚高值中心的暖热空气朝阿拉山口一带输送 , 从而造成本次高温天气。6月2日 08:00 ~6月3日08:00 处于乌拉山的高压脊以及西西伯利亚的低涡槽不断减弱东移。变弱之后的乌拉山高压脊东南至里海区域, 同南支的阿拉伯半岛高值中心同相位叠加,促使南支暖热空气持续北抬东移 , 在中亚弱槽的作用下阿拉山口区域高温天气持续出现。
        2010年6月1日08:00,在500 hPa形势场上新地岛区域有较强的极涡冷空气团存在, 高压脊区域始终稳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南亚、西欧一带。在西太平洋副高上 , 有一短波槽始终处于中亚、黑海、蒙古地区。阿拉山口一带主要受南支脊的影响 ,温度明显上升;欧洲高压脊迅速加强并整体东移到乌拉尔山地区 ,同时推动东欧的深厚低槽东移到西西伯利亚地区。

6月1日14:00,东移的乌拉尔山脊之后减弱东移南下, 先与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副热带中心进行叠加, 之后受北侧平直西风急流的作用,一些正变高朝东边移动新疆一带,阿拉山口高温天气依然维持;6月2日,极涡突然增强且朝南延伸, 在乌拉尔山东南部形成深厚的低槽系统 ,槽前强劲的西南急流朝阿拉山口市输送大量的干热空气加剧了高温天气的发生发展。
        总体来说,极涡系统为本次阿拉山口地区的主导系统,副热带高压系统为主要影响系统,即在极涡系统持续西退南下期间。在阿拉山口区域上游地区构成低槽系统,促使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暖热空气不断东移北上,进而使得暖热空气在阿拉山口区域出现连续高温天气。
2.2地面形势分析
        在本次高温天气出现前期,阿拉山口市处于一较为宽广的暖低压带, 该暖低压带呈东西向;在本次高温天气出现后期暖低压带开始变得深厚,主要呈西南—东北向, 同时地面始终受热低压前部的偏南气流影响。
2.3热力条件分析
        通常情况下,温度平流、非绝热因子、垂直运动是导致局部地区温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此次阿拉山口高温天气的热力条件可知,从 2020年 6月 1日 08:00~6月3日08:00的高空温度场和地面温度变化能够了解到 ,阿拉山口区域属于暖平流区,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层结十分不稳定 , 高空辐散、地面辐合的垂直上升运动,促使局地升温。从非绝热因子条件分析了解到 ,此次天气过程中,阿拉山口市始终为晴好天气,并且风力较小 , 配上太阳辐射的热力作用, 使得热量不易消散;此外,暖舌使得热量持续朝向阿拉山口是输入 ,进而造成阿拉山口市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
3高温气象服务措施
3.1加强高温天气监测、预报预警
        夏季(6-8月)是阿拉山口市高温天气多发时节,阿拉山口市气象局应在高温天气多发季节注重对持续高温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同时强化高温天气的研判以及变化趋势预报,更新气象服务产品;要主动和上级气象台进行沟通、会商,第一时间发布高温天气实时监测、预报和预警信号。
3.2多途径及时发布高温气象服务信息
        阿拉山口市气象局要不断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在高温天气发生之前,要及时通过LED、预警发布平台、QQ、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各类渠道发布高温气象服务信息,提升人们高温天气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3.3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
        各单位要加强天气的密切监测和,高度关注高温可能引发的干旱、林业火灾的等灾害,气象部门要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增加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缓解高温、干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结论
        (1)极涡系统为2016年6月1-3日阿拉山口地区高温天气过程的主导系统,副热带高压系统为主要影响系统,即在极涡系统持续西退南下期间。在阿拉山口区域上游地区构成低槽系统,促使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暖热空气不断东移北上,进而使得暖热空气在阿拉山口区域出现连续高温天气。
        (1)阿拉山口市此次高温天气出现和稳定的暖高压环流具有紧密联系 , 高层、中、低层均有一致的暖高区。阿拉山口区域属于暖平流区,在本次天气期间大气层结十分不稳定 ,高空辐散、地面辐合的垂直上升运动,促使局地升温,并且伴随着暖舌使得热量维持,这些为阿拉山口市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给予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3)对于高温天气,应该加强高温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多途径及时发布高温气象服务信息;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参考文献:
[1]熊亚军,于平,扈海波.国内高温气候变化事实及其灾害性特征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13,31(1):194-198.
[2]张剑明,段丽洁. 2013年夏季湖南省持续高温干旱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气象气 与环境学报,2018, 34(4) :45 -51.
[3]夏扬.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极端高温过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作者简介:张丽娜(1996.11)女,汉族,甘肃白银人,大专,技术员,从事大气科学专业,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及分析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