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
西宁供电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3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能源开发管理加大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随着社会能源需求的上升,对于能源实施更加高效的管理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现如今,国内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全社会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推动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加强能源使用、满足低碳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过程中,应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给予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构建及应用更多关注,确保能源利用及管理效果的良好性,逐渐实现与之相关的管理工作目标。
1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意义
第一,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能源监督评价体系和能耗指标体系,提高企业监督管理水平,对重点工艺以及能耗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第二,构建高效、统一的企业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实时监控,能耗动态分析、能源优化控制、能源结构持续改进的全新能源链管理;第三,通过能源数据的计量、采集、处理与加工,分析能源运行实绩,加强能源使用的计划性、提高能源调度的决策效率、均衡能源负荷、达到削峰填谷;第四,实现企业涵盖电力、焦炉煤气、生产水、等全能源介质及环境质量的监测、管控;实现能源计量仪表检定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五,对能源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企业能效分析及能耗负荷预测;基于能源大数据构建的企业能耗模型,实现企业能源平衡与优化,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推动企业逐步向低碳转型;第六,全方位、实时掌握企业能源的运行状态及分配,提高能源运行的可视化,能源的可追溯性,符合国家标准与质量规范要求。
2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建立好多能互补利用机制
结合智能化及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完成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增强智慧能源多能互补应用效果的过程中,可从制度层面予以应对。具体表现为:1.重视精细化管理及创新理念的科学运用,并根据智慧能源多能互补利用要求,结合天然气、电能等不同能源整合利用状况,为这方面利用机制的建立提供专业支持,增强其适用性,促使最终得到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其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持。2.将建立好的多能互补机制实施到位,并在计算机三维空间中构建好能量流参考模型,确保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从而为其高效运行、能源利用效果增强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需要评估这类管理系统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使智能能源多能互补作用下的能源管理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全面提升其工作水平,避免影响能源利用效率及管理工作质量等。
2.2软件架构
第一,多角度剖析能源使用情况。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同比、环比以及趋势变化分析、对标分析、能源质量、对标分析等多角度、全面剖析企业能源的状况,为企业的节能减排与能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第二,能源监控实时化与可视化。系统支持多类型的能源介质数据实时采集、监控;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的、清晰的把各类能源数据呈现给管理人员;第三,多终端能耗预警。支持PC、手机、平板等多种设备监测能耗情况,对重点设备的能耗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实现能耗超标预警提醒;第四,能耗信息报告化。准确分析、合理评价用能单位本身的能源使用情况和管理水平,并提供全面、科学的统计分析报告;第五,用能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档案,实现能源设备规划、建设、维护等过程的智能化跟踪管理和集中监控;第六,数据自定义上送。监测数据可无缝上送至第三方监测平台(包括政府监测平台);第七,能源实绩管理。通过对各种能源介质的单价或动态价格的更新,并根据产耗关系计算产品生产能源成本。还可通过外供和回收指标,综合计算产品单位能耗、CO2排放等实绩指标,精准核算能源成本。
2.3改善资源配置
为了保证新能源项目的资源质量,有必要从规划阶段就对项目的资源配置进行研究、规划和管理,将每个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明确指出,同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和改进实际情况。此外,还要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设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专业项目经理,明确新能源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确定项目建设施工单位时,应当保证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财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能够在其内部现场对机械、材料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保证工程在施工阶段对材料的使用。施工单位应当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能够协调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同时,具体阐述项目开工前的相关工作,并将该项目的管理目标进行确认。这些目标包括:服务总体目标、质量控制目标、进度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目标。
2.4能源管理专职人员及多专业领域的支持小组的设立
重视能源管理的公司一般成立一个小组负责能源管理,并设专人管理。能源管理人员需具备建筑技术和建筑营运方面的知识,并且能与员工以及高层领导有效地沟通和互动。能源管理团队一般由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组成,通过专业服务,在不影响客户舒适感的前提下确保建筑节能效率。
2.5能源消耗分析
1.能耗报表分析,系统可提取各类能耗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确立标杆值并对各监控点的能耗情况进行能耗水平判定,对能耗改善提出一套完整的诊断流程,并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帮助用户进行节能措施及设备改造。2.人工数据上传,针对尚未安装自动采集仪的支路或无法使用数据采集仪进行自动采集的能源消耗(例如汽油、煤等),提供人工数据上传及审核的功能,避免数据缺失导致的各类问题。3.数据备份管理,用户手动或系统自动备份保存各项数据;当发生特殊情况导致数据丢失时,可自动导入最近的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避免特殊情况出现数据丢失导致的各项损失。
2.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化及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自身特性等,在其应用水平提升中,需要对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进行充分考虑,完善该管理系统功能及应用优势增加中所涉及的基础设施,确保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运行状况的良好性,避免影响这类系统应用质量、能源管理效果等。同时,当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后,也能使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科学应用方面得到必要的支持,拓宽其应用水平提升中的工作思路,并为能源管理状况改善及利用效率提高等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实现对功能强大的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科学应用,不断拓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思路,避免能耗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同时,应加强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对其运行质量是否可靠、功能特性是否良好等进行考虑,促使能源管理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康家玉,张晓飞.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系统能量管理研究[J].可再生能源,2020(5):666-673.
[2]胡志毅.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架构及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9(10):57-58.
[3]徐天石.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72.
[4]陈磊.新能源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及措施解析[J].科技风,2020(12):24.
[5]罗先喜,苑明哲,徐化岩,王宏.面向钢铁企业的先进能源管理系统研究新进展[J].信息与控制.2011(06),48-49.
[6]蒋育翔,黄全福,洪小和.基于钢铁企业能源特点及相互关系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2011(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