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与传统的高职教学过程相比,在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途径去获得教学资源,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能够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云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课堂模式就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资源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传统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陷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从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这一角度出发,对以云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课堂的现实运用进行探析,提供部分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课堂 混合式教学
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正面为教育信息化提供着技术层面的支撑,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模式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之外,出现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所拥有的资源丰富并且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时间和空间对学习者限制,但是无法实时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混合式教学则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模式,将线上和线下两者所具有的优点联系在了一起,在充分利用两者所具有的优点之上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思维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应用也推动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课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战地,课堂教学质量亦成为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作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其实时性和有效性将成为非常关键的环节,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提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诊改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手段。
课堂教学诊改对教学进度监控有指导作用,保证教学进度实际进行与计划一致性;对教学活动改进有指导作用,促进教学活动开展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对教学考核管理有指导作用,保障教学考核与教学质量的一致性。因此,课堂教学诊改实施过程中,取得数据是条件,发现问题是基础,诊断分析是核心,持续改进是目的。
基于大数据的云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就是先把课堂数据采集,筛选出有效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然后利用分析结果进行课堂有效性诊断,提出课堂改进意见并再次进行实践采集数据的一个循环改进的过程。
一、云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过程开放
利用云课堂等移动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封闭的模式转变为师生实时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利用网络平台现有的学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多方面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还可以发布课外学习资源,打破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学时间延伸到了课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教学互动灵活
依托教学云平台,教学互动可以实现多层次的交互性探讨。在传统的高职教育过程中学生通常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缺乏自主自发的思考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这- -环节。 然而基于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是学习中将老师教授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一一个环节。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将知识上传到云课堂上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且积极提出问题,老师最后再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3.学生发展个性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不可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利用云课堂教学平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通识性教育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提供多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按需学习,教师可以个别指导。教学资源的难度是分层的,学生的学习选择面就广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巩固提升,学习较好学生可以进阶提升,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个性学习,教师分层指导,有效提升综合能力,实现因材施教。
4、知识开放共享
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将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提前录制好之后上传到网络云课堂里,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另一个方面云课堂的利用也可以加强不同学校之间同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改变传统高职教育封闭的教育环境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在开放的空间里进行交流,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
二、基于大数据下的云课堂教学的思考
1.教师信息化要求较高
云课堂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辅助工具,与传统教育相比,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在各类互联网平台整理课程资源,去伪存真;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设计教学环节。教师除了需要研究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对云课堂及大数据技术有更深的研究与了解。
2.课堂手机监管难度大
云课堂教学依赖移动终端,大部分学校不会专门配备学习平板,而是以使用学生手机为主,在班级学生较多情况下,平时很难保让学生仅在使用教学软件,监管的难度较大。
3.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中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关注不够,缺乏对平台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对经验值、积分等激励措施興趣不高,课堂活动特别是思考类活动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好,教师无法及时获知他们的学习状况。
总之,基于大数据的云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关注教学过程评价,全面实时分析数据,有效诊断,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改进提供基础,切实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相比高职教育中的传统模式相比,基于云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所出现的这一全新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现在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善 ,为学生提供更多种的学习选择,教师也通过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所给的反馈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基于以上的考量,在提倡信息化教学的今天,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对高职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权.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信息记录材料,2019.
[2] 董艳蕾,于飞.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3] 刘小兵,杨杰,谭道军 数据背景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施. 电脑迷,2018.12
[4] 胡燏 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领域的深度应用.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9
[5] 陆蔚 大数据时代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浅探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
[6]杨文婷、何伏刚.?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中国远程教育,2008,(6).
[7]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05,(10).
[8]程瑞鹏基于云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7年第5期
[9]李红艳 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8年第1期
课题来源:本课题是2019年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课题编号为:桂工业院科研2019015K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