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有效性的路径探讨 刘恒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刘恒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
        身份证号码:42098319851126XXXX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除了招聘外,企业培训是获得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企业员工培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素质,还能推动员工融入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才的掌控和培养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从外部引进的同时,更应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企业人才的开发,需要对员工教导和技能进行培训,这也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渠道,更是搭建与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接轨桥梁。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员工的培训,我们还需作进一步深刻研究。
        1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物质性、可用性、有限性。人力资源的物质性是指,有一定的人口,才有一定的人力;一定的人力资源必然表现为一定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的可用性是指,通过对体能、知识、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如人格、价值观)的使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人力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力资源有质和量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结构特点、运营发展情况、人文情况等,并在企业人力资源调查分析基础之上,建立更加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展有步骤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综合能力水平,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建立更加持久、长远的发展战略。
        2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覆盖面积有限
        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培训看成一种投资,但这种投资是无形的,却无法获得短期效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时,会参考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在这一点上我国部分国企业做得不够好,不仅不够重视人力资源培训,而且有大部分员工得不到培训,小范围的覆盖使员工整体呈现出不平衡地发展状态,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2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
        部分企业培训工作问题十分突出,没有健全的培训系统、培训机制。培训中无法有效连接各个环节。许多企业的技术培训十分片面,做不到整体贯穿。企业无法做到有效处理实际问题,进而使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没有实效性。
        2.3培训体系不够健全,经常会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在企业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培训模式、手段、考核方式不够完善。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培训体系,但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费用的设置也不是非常合理,很多培训制度经常会流于形式,没有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很多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经常贪图便利,以员工外出旅游的方式替代培训工作,难以满足企业培训员工的具体需求,企业培训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有效性的路径
        3.1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凝聚力
        企业文化代表企业的核心价值。

企业具有积极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如果员工面临很多压力,或者心理状态比较差,工作效率就不会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关注员工情绪,及时帮助员工进行心理疏导,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还可以增强员工和公司之间的感情,从而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积极的企业文化融入员工培训中,一方面,可以使员工在企业中得到认同,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自信心,使员工在考虑利益时把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更上一层楼。
        3.2建立监督与考核体系
        监督和考核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及加深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例如,通过参训员工的对此次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促进培训效果。与此同时,设置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例如优秀者可以得到晋升,转到自认能够发挥最大价值的岗位等福利。并且,培训完成后,领导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内容的考核以及扩展,做相应的核查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3.3积极开展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
        为了保证企业培训工作开展的质量,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1)找出各个工作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差距。在开展培训分析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直接从绩效差距入手,明确培训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传统工作理念认为企业岗位需求和员工实际绩效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企业文化需求和员工的实际能力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经,对企业运行效率造成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企业难以达成自身的发展目标。只有尽快发现这些绩效差距,才能进一步明确改进的目标,通过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来及时消除这些差距,有效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2)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在掌握到这些差距之后,并不等于就完成了需求分析,需要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来消除这些差距。很多绩效差距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环境、技术装备或者激励制度因素所产生的,很多都属于员工难以克服的个性特征原因、技能和态度等,这就需要及时通过开展培训工作来及时消除。(3)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找到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之后,就应该采用合理的培训方法来消除这些差距。企业应该根据这些差距,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可以采用培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非培训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根据绩效差距原因分析结果来确定。
        3.4探索新模式,多举措培养人才
        首先,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人员就如同是生物的大脑,火车的车头,没有大脑、车头企业无法运作。所以增强企业整体能力,关键点在于做好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管理,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艺术水平。有计划地选送中层领导参与专业一致、岗位一致的岗位培训,提高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开阔视野。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岗位知识和管理知识,要结合岗位要求,在自学、外培、自培当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掌握相关单位、相关岗位的技术要求,包括各种设备、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并把握好知识更新培训工作。最后,加强一线人员培训。要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度。所有特定岗位都要有岗位资格证明。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做好实践能力的培训和规范性操作,把握好等级培训内容,让所有人员都能够达到专业、熟练的水平。对于有高超技术含量的岗位,可以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员工技术学习主动性、业务钻研积极性,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
        结语
        目前,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使员工和企业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广新,陈葆华.“互联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
        [2]王睿.“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