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西南航线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集成电路以及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设备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运用。这些技术和材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空电子设备的科学技术含量,但是同时,设备的运行和维修养护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静电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航空电子设备中静电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进行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静电防护;措施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航空设备中拥有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和集成电路。在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静电也会对航空电子设备产生影响,使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加快,对航空安全产生影响。由于静电的隐蔽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电防护工作的难度。本文将与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产生静电的原因相结合,详细的分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的静电防护措施。
1航空电子产品维修过程中的静电源
静电是一种电能,它留存于物体表面,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和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静电产生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接触、摩擦、感应、剥离、电解、温差、冲流、冷冻、压电等。在航空电子产品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是维修的主体,人体积累的静电荷是损伤电子元器件的主要静电源之一,人体在维修工作中很容易和其它物体摩擦,如衣服和其它物体(如椅子),鞋和地面,衣服、帽子和手套之间都会发生摩擦,使衣服和鞋等带上静电荷,通过传导或静电感应使人体带电。其次,检测仪器、设备和工具引起的静电亦是损伤电子元器件的主要静电源之一,这部分仪器不但自身能产生静电而且会使其他设备的金属部件表面也产生静电。再者在防静电工作区内不可或缺的绝缘物和孤立导体同样是损伤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源之一,绝缘物和孤立导体因为摩擦和静电感应可以产生相当高的静电电压。上述三类静电源都是航空电子产品维修中重点防护的对象。
2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产生静电及其危害
2.1静电的类型
在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中,静电过程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静电起电和静电放电。静电起电是静电的集聚和开始阶段,这个过程不会产生较大的危害;静电放电过程是自身电荷向外释放和传导的过程,此时会对航空电子设备产生极大的危害。据调查,静电放电的10%电量就能造成电子设备瞬间失效,而其余的90%电量会潜伏在产品内部,在受到内部或者外部环境刺激的情况下,便会大规模爆发。一旦这种问题产生,静电对航空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便无法估量。
2.2静电的危害
对于航空电子设备来说,静电所产生的威胁较大,静电防护工作的难度也因此极大提升。对于航空电子设备来说,静电放电所产生的威胁,在静电产生初期并不容易被发现,其威胁和影响直至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会被发现,这种状况会使飞机的飞行安全产生安全隐患。静电所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静电具有吸附功能,会使航空电子设备本身覆盖一层灰尘,这种情况下,设备部件的绝缘电阻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因此缩短。(2)静电产生之后的放电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种热能在某种程度上会损伤设备和设备内部的元件。(3)静电放电过程的幅度过大,并且会形成强力磁场,进而航空电子设备造成损伤。(4)静电放电过程会让元件原本功能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则会对飞机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3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的静电防护措施
航空器的使用效果与电子设备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静电防护工作,保证其各种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3.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对维修人员的操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想要为维修的效果提供保证,需要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和专业素质。在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是一些从未出现过的问题,所以需要维修人员的灵活性较强。但是在维修人员学习的过程中,其所在院校基本不会对这方面进行培训,无法对相关人才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并且就算院校对这方面足够重视,也是主要通过讲述为主,不会提供实践的机会,导致维修人员不能正确地认知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静电防护工作,导致不必要的失误出现。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对培训这方面人才的力度进行加强。首先,应该保证维修人员能够正确的认识静电防护的重要性,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这项工作。其次,也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使维修人员对相关的技术设备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应该尽可能地为维修人员提供实践的机会,不断地普及和练习相关技术和操作流程,对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的工作进行充分重视,并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静电防护的技术措施和规程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2对静电防护标记进行有效利用
在日常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的工作中,部分维修人员的静电防护意识缺乏。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将静电防护标记张贴在电子设备表面,对维修人员进行提醒,使其工作行为更加规范,使接触、摩擦导致的静电得到有效减少。另外,在张贴静电标记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一些事项进行特别注意,尽量张贴在维修方便、可更换以及具有较高精密程度的电子元件上,如印刷电路板、设备架等。如果电子设备直接使用电源供电,应该将静电防护标记张贴在维修人员易于发现的表面,能够在维修工作开展前对维修人员进行提醒,使产生静电的概率得到降低。
3.3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向,既可以作为专门的防护措施,也可以作为辅助措施。在使用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连接外壳部分,其具有较为简单的操作难度,是将航空电子设备与地面进行连接,如果有电荷产生,将被导入大地,能够使电荷的积累得到避免,对静电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同时能够起到抑制电压突增的效果,防止电子击穿设备。另外在进行接地保护时,也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电子设备的性能、接地铜线直径、接地电阻进行充分考虑,大多情况下,接地铜线的直径不应小于4mm。
3.4屏蔽保护
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对电子设备表面进行有效屏蔽,使静电的产生得以避免,使静电无法传播,能够对航空电子设备的静电传播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种方法只能使传播得到避免,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产生静电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局限性相对较大,并不适用所有航空电子设备。
结语
综上所述,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中,静电防护工作十分关键,如果在此环节中出现了严重的操作失误或者系统漏洞,都会是防护工作失效,进而对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从制度人才方面和技术层面分别加强管理,重视航空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以确保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远东.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静电防护措施初探[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6):25-27.
[2]陈伟红.航空维护中静电的产生及防护[J].科技风,2012(13):45-46.
[3]陈军.舰载电子产品静电危害及其防护[J].雷达与对抗,2001,9(1):30-34.
[4]刘璐.电子产品中的静电防护[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7):64-66.
[5]符富强.航空电子产品维修中的静电防护[J].电子制作,2013(06):201-201.
[6]袁亚飞.电子工业静电防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7]孙延林.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