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赤峰铁路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效率已达到世界先列,无论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还是运输密度都在世界各地中排名第一。尽管如此,但从我国铁路整体运输效益来看,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引发这种差距的具体原因进行着重分析,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便为最大化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铁路运输除了会影响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以及稳定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了保障我国铁路运输的质量,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以及稳定。但是实际上,我国铁路运输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和安全隐患,不仅会使安全事故概率提高,还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当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1.1安全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完善
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社会各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不同类型的设施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发展形势背景下,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铁路关乎人们出行和生活的质量,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铁路运输设备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国的高铁技术已领先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牌,但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设备虽然得到了优化和完善,但是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突发安全事故的风险仍然存在,缺乏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原因,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当前铁路的快速发展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机制”作用。存在风险和隐患的管控措施不全面,落实不到位问题,安全职责不明细等问题,直接影响铁路安全运输生产。
1.2隐瞒事故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铁路事故各地出现的概率差距较大,有些地区的铁路局出现问题高达27件/百亿吨公里,而有一部分地区的却只有3件/百亿吨公里,差距竟近十倍。虽然我国不同地区的铁路局在设备以及安全管理上会有差别,但是却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经过调查可以看出,上报事故数量较少的铁路局,一些事故性质较为严重的数量并不在少数,所以这些铁路局存在较为严重的隐瞒情况。而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隐瞒事故的危害性,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在事故信息的管理方面还缺少科学有效的措施。
1.3列车晚点问题(影响运输效率)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突发事件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列车需要在中间站停留较长的时间,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晚点情况,火车晚点属于铁路运输过程中普遍都会出现的问题。列车晚点会影响旅客的正常出行,也会对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积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减少铁路晚点问题的出现,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2.1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通过对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铁路运输需求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导致较多的铁路在运行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如果此类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便会导致铁路运输的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在对于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保障铁路的调动水平有所提升。第一,在操作的过程之中,应该使铁路建设的各项措施可以得到落实,从而使铁路自身的运输能力以及水平可以得到提高。第二,相关部门还应该聘请专业的团队,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收集其中的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提高工作人员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提高其控制管理水平,为铁路运输的安全以及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2.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首先,要提高企业运力资源的使用率,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而且还要对各铁路干线、支线以及相应的铁路运输优势等进行合理利用,并全面规范车流径路和编组。其次,要大力实施集约化和规模化铁路运输管理模式,不仅要积极培养大客户与战略合作伙伴,而且还要对战略装车点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以便可以将原有的粗放型铁路运输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规模化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提高企业铁路运输经营管理效率,使其获得较大的运输效益。再次,要不断降低铁路机车维护成本以及设备运用成本。在此过程中,铁路运输企业既要对机车系统检修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又要对现有的检修流程和检修制度进行相应的革新,并对机车检修周期和检修成本进行充分的明确。若是主要设备和相关零部件,应按照集中采购和配送的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最大化降低设备采购价格及仓储成本。最后,要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既要对铁路日常运输收入进行全面的监督,还要不断提升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要求等认真履行自身的义务,这样才能提高铁路运输服务水平和运量,使其整体运输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增长。
2.3堵塞安全漏洞
任何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施行过程中必然存在“想不到”或者安全生产各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一旦出现必然带来安全风险(或者原有的安全风险产生变化),其管控措施也必须随之改变适应其变化。如管控不到位就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时俱进,不断堵塞安全漏洞是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环节。(1)安全风险意识要在各级管理人员心中扎根。各级管理人员要深刻理解事故发生的普遍规律:安全风险存在于铁路运输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而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操作规程在为完成运输生产工作任务的同时,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防范安全风险。各级管理人员在维护各项生产制度顺利实行的同时就是在管控安全风险。当各项生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时,除了正常的安全生产不能顺利开展之外,安全隐患也将随之产生,一旦安全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叠加一定的偶然性,生产安全事故就会突然发生,造成不可预料的人身、财产损失。(2)经常性、定期的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在生产要素(管理、人员、设备、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开展风险辨识,比如有新业务、新员工、新设备、新的环境时;原有的业务其流程、操作人员发生变化时;原有的设备出现异常或升级改造后;生产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要以一定的形式将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固化下来,比如定期(周、月、季、年度等)召开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专题会议,由各专业分管安全人员针对各自管辖生产各要素的变化进行充分辨识,通过专题会议充分讨论制定防控措施,并对上一阶段或者安全风险库中的安全风险管控情况予以评估,查遗失补漏,不断改进。
结语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从制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目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保障其准确地落实在各项管理之中。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不断强化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保障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靖玉利.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7(08).
[2]李远卿.提高铁路专业运输公司经济效益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01).